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267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1166篇
内科学   539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1815篇
预防医学   808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680篇
  11篇
中国医学   651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表观遗传学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等。这些机制将环境与基因相联系,在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表型。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本文分别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参与青光眼发病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索珠海地区NRXN1NLGN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易感性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2016年就诊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123例珠海地区的孤独症患儿和506例健康对照。采用口腔拭子采集口腔上皮细胞以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 platform分型技术对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型分布在孤独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存在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预测准确率为0.48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P=0.040)。结论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孤独症易感性没有关联,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孤独症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后脑血流的变化。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观察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时脑膜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结扎颈总动脉后小鼠脑膜血流量在几秒钟内骤然下降,血流量较结扎前降低约85.9%±6.45%。同时血管中红细胞运动近停滞状态,血管再通时脑血流处于低灌注状态,血流量下降34.47%±11.69%,此时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实际上处于一种慢性缺血状态。再灌注10d后,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可以解除再灌注时的脑血流低灌状态。并防止由此所引起的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缺失。结论:缺血后及时给予尼莫地平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预防癫痫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以癫痫发生期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生物学改变为靶点,从保护神经元、抑制苔藓纤维出芽、干预胶质细胞相关分子、炎症免疫等角度,已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旨在预防癫痫.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沥青烧伤23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9.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矛盾制约着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即:现有的医疗设备、设施以及医院的财力、物力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性核素来进行甲状腺功能与形态的测定已较普遍 ,其中血清T3、T4 、吸13 1I试验的联合测定使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提高 ,为比较这 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同时兼做血清总T3、T4 及吸13 1I率测定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90例检查者均为我院门诊、住院及部分健康体检者 ,经临床确诊为 4组。 (1)甲状腺功能正常组 :12 8人 ,其中男 49人 ,女 79人 ,年龄 17~ 6 3岁 ;(2 )甲亢组 :10 2人 ,其中男 32人 ,女 70人 ,年龄 13~ 6 0岁 ;(3)甲减组 :30人 ,其中男 4人 ,女 2 6人 ,年龄 33~ 5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