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方法 对 98例肝内胆管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治疗方式分A组采用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 4 8例 ,B组采用胆管切开为主的联合手术 5 0例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较B组术后残石率 ,结石复发率 ,再手术率均低 (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石发生、结石复发和再手术率 ,是当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食管癌和贲门癌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吻合(A)组,手工吻合(B)组。A组患者术中应用常州GW-1型圆型吻合器吻合,B组常规手术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90.5min,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率为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用拉链联合超低位引流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实用性。方法 实验组为手术指征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组共31例,使用医用拉链联合超低位引流技术关闭皮肤切口;对照组为有手术指征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共23例,使用可吸收丝线+原位引流技术关闭皮肤切口;术中统计切口长度、关闭皮肤切口时间,1个月后就美容效果调查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切口长度上不存在差异(P= 0.423),但实验组在关闭切口花费的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且对切口长度变化不敏感;大部分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对切口感到满意(满意度93.5%),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8.3%)存在差异。结论 采用医用拉链联合超低位引流技术进行甲状腺手术,能有效的减少关闭皮肤切口的时间,满足人们对于美容效果日益增长的要求,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连续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胸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42例,应用胸部及腹部CT、食管超声内镜、支气管内镜等检查进行治疗前分期.术前放化疗方案:去甲长春花碱25 mg/m2,于第1、8、22、29天静脉注射,或5氟尿嘧啶(5-Fu)2.4 g/m2于第1~3、22~2,4天持续72 h静脉注射及顺铂(DDP)75 mg/m2,第1、22天静脉注射,同期采用常规分割放疗2.0 Gy/d,每周5 d,总量40 Gy.放化疗结束4~6周后,施行食管癌切除,重建消化道.结果 全组42例,其中41例完成术前放化疗,术前放化疗的临床有效率83.3%;40例进一步接受手术,根治性(R0)切除率97.5%,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3.8%.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9%、54.5%、44.9%,中位生存时间为43.4个月;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1%、48.7%、39.5%,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32.7个月.术前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肺毒性、食管毒性,多数为Ⅰ~Ⅱ度,无术前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导致无法手术或死亡.术后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围术期死亡率分别是22.5%、20.0%、5.0%.结论 术前放化疗并手术可取得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和完全病理缓解率,明显降低食管癌的分期,有望提高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生存率.患者对本方案耐受性良好,但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侵犯左心房的中心型Ⅲb期肺癌扩大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 4 0例侵犯肺静脉基底部心房汇合处的中心型Ⅲb期肺癌 ,其中行手术扩大切除 18例 ,非手术治疗 2 2例。结果 手术组比对照组 1、3、5年生存率高 ,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全肺或肺叶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 ,左心房切除范围不超过 30 % ,术后加强防治肺水肿和健侧肺感染 ,手术安全可靠 ,并能延长侵犯左心房的Ⅲb期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式改良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喜鹏  邓树煌  蔡旌槐  方志潮 《广东医学》2002,23(10):1068-106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手术操作方法 ,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 83 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随机分为采用改良术式的 467例为观察组与采用传统术式的 3 68例为对照组 ,对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改良术式在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等方面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近年严重胸部创伤并全身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 总结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6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时问分为2000年前(A组)336例,2000年后(B组)362例。对两组的损伤原因、损伤类型、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A组痊愈319例占95.0%,死亡17例,并发症发生率17.9%IB组痊愈358例占98.9%,死亡4例,并发症发生率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外力作用所致严重胸部创伤并发全身多脏器损伤病情危急,强调早诊断、早治疗,边诊断边对威胁生命的伤情急救,能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密度及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诊断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共50例,分别在患者外科术后、接受常规化疗前及常规化疗完全结束后,内分泌AI治疗1年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L2~L4及右股骨颈的骨密度.比较常规化疗前与常规化疗后,常规化疗后与AI治疗1年后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常规化疗后患者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常规化疗前显著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I治疗1年后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常规化疗后的骨密度显著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可不同程度的影响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代谢、降低骨密度,早期采用干预措施对预防骨丢失及骨质疏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方志潮  刘秋凡  陈涛  李伟雄  林丹 《吉林医学》2013,34(21):4227-4228
目的:对改良腔镜切开缝合器应用于胸腔镜治疗老年患者肺大泡切除术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28例老年肺大泡患者,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强生公司的腔镜切割缝合器Endo-GIA修补,治疗组采用腔镜切割缝合器Endo-GIA钉槽表面加用薄层纤丝速即纱修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薄层纤丝速即纱的改良腔镜切开缝合器应用于胸腔镜治疗老年患者肺大泡切除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总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方志潮  刘秋凡  陈涛  李伟雄 《吉林医学》2013,34(18):3548-3550
目的:比较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不同径路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行经右胸腹+左颈切口术的观察组,行经左胸+左颈切口术的对照组,比较两种切口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淋巴结清除的个数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3个、19个,上切缘癌的残留分别为0例和3例,两种手术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患者平均淋巴结清除和上切缘癌的残留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切口都有其优缺点,患者的肿瘤若在隆突以上部位可以采用右侧开胸及开腹行颈清扫,其肿瘤若发生在隆突以下的部位则一般采用左后外侧开胸的方法。手术切口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考虑患者的病变部位及患者自身状况,提高手术根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