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整体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整体治疗,即整体医疗)与对照组(度洛西汀治疗组),均进行8周系统治疗和观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总评分及其焦虑/躯体化因子和睡眠因子评分加以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显效率为82.0%,与对照组比较,两组HAMD总分及其焦虑/躯体化因子和睡眠因子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整体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疗效显著,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上报的254例ADR进行统计归类.结果 254例ADR报告中,发生率最高的为0~10岁儿童,有108例,占42.5%;发生ADR最多的为抗菌药物,有121例,占47.6%;妇产科药物67例,占26.4%,居其次;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居多,有186例,占73.2%;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皮肤和附件损害多见,有148例,占58.3%;62例新的不良反应在联合用药中有13例,占37.1%,高于未联合用药的比例(22.3%).结论 静脉给药是发生ADR的一个主要途径;联合用药可能是新的ADR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妇女儿童是特殊用药群体,应重视其ADR监测,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60例CHB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检测肝功能、HBV血清免疫标志物、HBV-DNA定量等项目,随访12个月。结果: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3.3%,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乙肝复发方面差异显著(P<0.01);恩替卡韦显效率为80.0%,阿德福韦酯显效率为7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有明显疗效,前者在AST复常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的区别,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小白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观察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变化,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免疫能力的影响;观察小白鼠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血压的影响;观察小白鼠的入睡例数、入睡比例以及入睡时间,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中枢镇静作用的影响。结果:红花注射液组显著升高小白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的免疫效果不明显;红花注射液组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均显著降低小白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降压效果更加明显;红花注射液注射液显著促进小白鼠睡眠,入睡比例和入睡时间均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镇静效果不明显。结论:红花注射液组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较强的降血压作用、较强的中枢镇静作用,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仅有较强的降血压作用,降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酚、芍药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酚、芍药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线性范围分别为0.198~3.166μg(r=0.9998)、0.195~3.128μg(r=0.9996)、0.197~30158(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2.48%)、99.69%(RSD=1.47%)、99.79%(RSD=2.1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桂枝茯苓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房利勤 《中国药房》2008,19(6):468-470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Ginkoaceae)银杏属植物,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通,是古代二叠纪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该药性平,味苦、涩。功能:敛肺平喘、止泻、活血止痛。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毒性成分为银杏酸。GBE能够舒张冠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性痴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杏制剂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利勤 《中国药房》2007,18(24):1908-1910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Ginkoaceae)银杏属植物,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通,是古代二叠纪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该药性平、味苦、涩。其功能为敛肺平喘、止泻、活血止痛。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类,能够舒张冠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性痴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