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炎症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有效的抗炎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针刺抗炎治疗历史已久,并为大家所共识,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对炎症进行了初步概述,并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抗炎途径、胆碱能抗炎途径及抗炎过程中主要的分子信号转导途径这些方面对针刺抗炎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针刺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由针刺造成的穴位局部炎症小网络启动机体整体调节的大网络,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针药联合药物治疗本病的疗效更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可能的机制包括通过抑制α-突触核蛋白聚集、氧化应激及神经炎症, 从而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实现神经保护作用。针刺治疗本病主要选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血海等穴。早期使用针刺、中晚期针药联用的治疗策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证实有效的早期溶栓治疗受严苛的时间窗限制。缺血损伤诱导细胞级联反应过程复杂、进展快,针对单一病理因素的治疗不足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患者恢复程度有限,因此增强机体内源性自我保护能力是必需的。针刺可以通过激发人体自身正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且经临床验证治疗脑卒中有效。诸多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可以增强脑内源性保护通路,即通过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调控途径,以减少氧化应激、抑制兴奋性毒性、炎症及凋亡以保护神经元;促进小胶质细胞抗炎作用,以减少自身免疫反应;调节血管或血脑屏障以恢复血流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回顾针刺防治缺血性卒中的实验证据,以期揭示针刺可能的内源性神经保护增效机制,为针刺治疗卒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软骨损伤是骨关节炎(OA)进行性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减缓软骨损伤,加速软骨修复是治疗OA的有效策略。针灸广泛用于OA的治疗,具有软骨保护作用。本文从软骨细胞稳态、细胞外基质代谢以及OA微环境3个方面,就针灸抑制软骨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线粒体内源性途径及外泌体工程作为针灸治疗OA的研究方向,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炎性反应在炎性疾病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失控的炎性反应会导致器官组织功能失调或丧失。临床实践和循证证据提示针灸可有效改善多种炎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炎性状态。针灸靶器官相关的穴位,可通过调控穴位微环境启动神经调节。针灸信息在中枢进行整合后,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通路,如胆碱能抗炎通路、迷走神经-肾上腺髓质-多巴胺通路、躯体交感反射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释放神经递质、激素等并最终作用于免疫细胞,调控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亚群的胞内信号通路及极化状态,调控靶器官及机体的免疫稳态。因此,笔者认为针灸抗炎可能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普适性作用途径之一,也是针灸调节阴阳平衡的有力诠释,其作用规律及机制的阐明可更好地实现针灸精准治疗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6.
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是一种没有明确病因的异质性疾病。在临床研究方面,针刺治疗NLBP虽已进入多个国家的腰痛临床实践指南,但等级力度较低,且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仍存在争议,国际研究中度证据表明针灸治疗NLBP短期镇痛效应明确,可一定程度改善疼痛相关抑郁症状,但疗效规律探索较欠缺,缺乏指导针刺治疗NLBP的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国内临床研究在量效选穴、特色针法、针刺器具等方面颇具特点,但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质量不高、证据力度不强等问题。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可能通过抗炎镇痛、改善中枢敏化及局部多裂肌和骨源性损害等实现镇痛效应;但由于NLBP病种的异质性,目前对针刺治疗NLBP机制的阐述可能无法达到共识,仍值得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7.
黄连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连素)对延缓衰老和治疗衰老性疾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其组方运用及起效机制关注不足,据中医配方理论,黄连为君药的组方可通过配伍增强药效,使补虚泻实更为得当。通过系统回顾黄连组方在抗衰老及衰老性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黄连温胆汤、泻心汤、黄连阿胶汤等组方在疾病早期治疗优势较为显著,但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8.
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适度的炎症反应可以保护机体,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则会引起炎性痛,给患者造成伤害,如何安全有效地减轻炎性痛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针刺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手段,拥有显著的抗炎镇痛疗效,同时兼具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自主神经介导了针刺的抗炎效应,针刺通过调节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性,影响儿茶酚胺在内的多种神经递质释放,影响神经递质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影响炎症反应;针刺也能够影响镇痛物质的水平及其受体表达,镇痛物质不仅参与疼痛信息的产生及传递过程,也可以调控免疫细胞的活化,影响促炎介质的水平。神经、免疫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参与了炎性痛的产生过程,针刺通过外周神经免疫互作发挥抗炎镇痛效应,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轻炎性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素红  李姗姗  张紫辰  刘婧怡  郭义    黄锦  张迪  徐枝芳   《陕西中医》2023,(3):400-402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CIL)是肿瘤患者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病因在于化疗药抑制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或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导致的骨髓抑制。临床证据表明,针灸改善CIL安全有效,相关机制研究表明针灸可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交感神经、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从而改善CIL。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衡与造血异常密切相关,调节菌群平衡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基于针灸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和骨髓基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CIL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井穴为十二经脉阴阳之气始发与交接之处,古人常取其以醒神清热。现代研究多关注井穴在急性中枢神经损伤后的昏迷急救效果,对于其他作用缺乏清晰的认识。通过分析井穴的相关理论和古代医案,发现井穴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认为井穴所清之热多为对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临床中,井穴疗法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能有效改善中枢神经损伤的炎性反应和外周头面五官、呼吸系统、关节软组织处的急慢性炎症,具有简便易行、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适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46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