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脉诊点滴     
脉象是机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联系的综合反映;通过它,可对机体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整体综合效应作以概括的认识。其临床意义,我体会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辨别出疾病的本质属性。医案举例:李某之妻,四十九岁。白昼汗出濈濈,冬夏不止。医家曾以虚、火论治无效。余察脉见沉紧之象,似有盛寒。遂想到《内经》“阴盛则身  相似文献   
2.
针灸、按摩医生多见善以经络学说指导临床者;但药医治病时,只重脏腑而疏漏于经络辨证者,却非鲜见。由于忽视经络理论,使诊断、治疗无所适从,以致拟法投方纰谬百出的案例亦非少有,故笔者从教训中体会到,临症时注意经络病变和脏腑病理的关联,实有强调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失音,中医文献里称之为“暗”或“瘖”,即咽喉嘶哑不能出声之症。在病理上多与肺肾相关。据生理学:人的喉腔内有声带,发声时,喉部肌肉收缩,拉紧声带,靠呼出之气冲击振动而发  相似文献   
4.
谈火     
中医或言生理,或言病变,常提到“火”。那末,这火究竟是指何而言呢?朱丹溪根据阳动阴静的道理,较先悟出:火即是“动气”。他指出:“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又说:火“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  相似文献   
5.
临床中常有以“烦躁”为苦而来诊者。以前笔者总以幼时记诵《(鱼孚)溪医述》:“身为热动不安谓之躁,心为热扰不宁谓之烦”的理论为据,均视之为热象。故每于临证时,凡见烦躁而身不热、不疼,不恶寒,脉不浮紧,头不痛,或烦时头痛,烦止痛止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运用方剂。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生用以除病灭疾的工具。但方剂的组成并不是靠医生主观臆断,随意凑成的,也更不是见一症用一药,将同类药物并列或同类药效相加堆砌而成的。每一张方剂的配伍,都应该依照严谨的法度,周密地将若干(一般是二种以上)不同性能的药物配合一起,使之与病相对,相辅相成,发挥综合性的作用,达到调整机体阴阳  相似文献   
7.
“虚热”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证,它常伴随一系列慢性疾病而出现。主要证状是:五心烦热或潮热,或自觉发热而四肢不温。同时常伴有自汗、盗汗,纳呆或纳亢,乏力,头昏,咽干口渴而不欲饮等。其发病机制中医主要认为是元气不足,阴火独盛的反映。因为,体内之阴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足,生机旺盛,阴火即得戢敛潜降;元气虚,生机衰退,阴火便要炽盛上炎。而保证元气充盈的关键,在于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