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笔者自2004年10月~2007年6月,针对妇科常见的盆腔积液,采用中药口服、西药抗炎(炎症急性发作期)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93例,均为生育期妇女,年龄20~48岁,平均36.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1.3年。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在米非司酮配伍口服米索前列醇基础上加服中病祛瘀汤抗早孕的结果。完全流产率93.33%,较对照组高;完全流产后出血时间平均为7.52±2.36天,出血量估计少于月经量者占73.21%,内生殖器感染率为0,均与对照组(分别为12.12±5.45天、38.46%、19.23%)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加用中药可加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效果,促进胚胎排出,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避免内生殖器感染。该法使用方便,副反应轻,为目前国内药物抗早孕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配伍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泌乳素血症的成因及辨证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发病机理是肝郁及肾、肝肾精血亏矗,气血逆乱,血不循常道下注血海为月经,而随肝气上逆乳房为乳汁,即出现闭经溢乳。肝火上冲或气血大虚都可形成本病。治疗中多用疏肝、清肝之剂。  相似文献   
4.
5.
活血止崩灵治疗更年期子宫内膜过厚型功血5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更年期子宫内膜过厚型功血,属中医"血瘀"、"崩漏"范畴,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治疗和刮宫止血,前者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复发率高,后者患者痛苦大,疗效也不十分理想.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活血止崩灵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承烈运用温通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随师张承烈主任中医师学习,兹将其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移热于小肠”出自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中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与手在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形成表里关系。二者经脉相联,气血相通。在生理情况下则两者相互协调,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亦通于心。在病理情况下则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至血尿等小肠热证和症候。对于“心移热于小肠”的治疗,既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生后即时中药干预退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出生后多有生理性黄疸,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组织有可逆性损害[1].目前,尚未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提倡早期、积极应用有效、安全的干预措施.我们应用中药(加味茵陈蒿汤)对新生儿出生后即时干预退黄治疗,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复剖宫产术45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增多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本院住院分娩重复剖宫产860例发生产后出血45例,严重出血21例,首次剖宫产5340例发生产后出血256例,严重出血77例,对严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重复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23%,1000 mL以上出血量为46.67%;首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率4.79%,1000 mL以上出血量为30.67%,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重复剖宫产中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原因为第1位。结论综合我院8 a中住院分娩重复剖宫产严重产后出血量多于首次剖宫产,防治措施首先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时有效处理手术中及手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易反复发作,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有学认为喘息样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疾病,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这类患儿常出现咳痰不畅,祛痰困难的现象,作对100例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患辅以沐舒坦治疗,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