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脾硬度值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展开研究,经电子胃镜检查观察有无食管静脉曲张或出血情况,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低风险组(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中度风险组(中度食管静脉曲张)、高风险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静脉无曲张组,10例/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及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肝脾普通超声结果、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结果:各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呈上升趋势,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径随着出血风险的增加而变化;肝脏硬度、脾脏硬度检测成功率均为100%;低风险组、中度风险组、高风险组、出血组的肝脾硬度值高于食管静脉无曲张组(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根据肝脾硬度值能够准确预测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诊断病毒肝炎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中各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疾病性质的不同分为两组(胆汁组与病毒组)进行超声诊断。而后由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实际情况(超声诊断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接受超声诊断时其胆管壁显著增强,且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相比,其腹腔淋巴结肿大以及细颗粒回声的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胆汁组与病毒组患者的肝实质内细颗粒状回声发生率分别为26.00%和6.00%。另外,病毒组患者的肝脏缩小以及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胆汁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胆汁组与病毒组患者的再生结节数目率分别为4.00%和40.00%。结论:采用超声诊断技术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临床能够更为准确地发现两种疾病之间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头部外伤后就诊时,首先进行CT扫描,对出现CT检查阳性者,当时就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及患者和家属的严重关切。本文报道的是我院自1993年6月引进CT以来,183例首次CT检查阴性,伤情当时看似不太严重,后因病情加重复查CT检查的各种阳性改变,对指导临床治疗起到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血钙水平、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WBC、血淀粉酶、血钙水平、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1%,对照组为2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下使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可使患者的静脉血WBC、血淀粉酶、血钙水平快速恢复至正常数值,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