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7年4月临床确诊的586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病原菌613株,其中G+菌426株(69.5%),G-菌163株(26.6%),真菌24株(3.9%)。检出较多的为表皮葡萄球菌(24.5%)、金黄色葡萄球菌(23.2%)、大肠埃希菌(8.3%)、棒状杆菌(5.9%)和链球菌(5.7%)。儿科患者中G+菌感染比例为78.7%,高于成人败血症患者(55.7%)。药敏试验显示主要致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G+致病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最低,G-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低,可将此2类抗生素作为败血症治疗的首选药物。结论近年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败血症患者以G+菌感染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倾向,值得进一步研究。临床应依据本地区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并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904株,占分离细菌的18.3%。非发酵菌检出率较高的标本为痰液(27.0%)和伤口分泌物(24.9%)。分离率前4位的非发酵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64.7%)、产碱假单胞菌(8.3%)、鲍曼不动杆菌(7.6%)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1%)。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耐药率最低的药物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院内非发酵菌感染日趋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倾向,值得进一步研究。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并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麻醉药品专用卡》使用管理情况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某办卡机构近两年回收的《专用卡》519本,对麻醉药品用药合理性对比分析,并记录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吗啡制剂用量增幅大,度冷丁用量下降58.24%,《专用卡》用药登记纪录不完整占90.91%。结论:麻醉药品用于晚期癌痛使用合理,《专用卡》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帕洛诺司琼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其在人体的药物动力学。方法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自身交叉给药,分别注射高、中、低3个不同剂量帕洛诺司琼,样品经MTBE萃取,用HypersilBDS C18柱分离,以格拉司琼为内标,采用HPLC-MS/MS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帕洛诺司琼在0.23~14.20ng.mL-1呈线性关系,日内、日间变异均<15%,1.5、0.75、0.25 mg不同剂量组帕洛诺司琼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是Cmax:(7.46±1.03)、(3.27±0.76)、(1.06±0.23)ng.mL-1。AUC0~∞:(235.68±32.06)、(108.84±35.77)、(32.44±12.69)ng.mL-1.h,t1/2:(41.87±5.36)、(41.88±4.68)、(39.88±3.54)h,达峰时间均为0.083 h。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运用本法研究了9名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帕洛诺司琼后药物动力学,为临床确定给药方案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5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收集的25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3类,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46.91%)。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8.04%),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6.3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报道1例利奈唑胺致肝硬化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以“院外治疗后腹痛、腹胀加剧”为主诉入院。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建议经验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iv gtt,q8h)联合利奈唑胺(0.6 g,iv gtt,q12h)抗感染治疗,并对利奈唑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利奈唑胺谷浓度异常偏高且出现血小板减少,考虑为利奈唑胺所致不良反应,停用利奈唑胺并对症处理后血小板回升。因临床需要,在血药浓度监测下再次启用利奈唑胺(0.2 g,iv gtt,q12h)抗感染治疗,治疗后患者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未再出现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7.
小儿咳嗽是儿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多因病毒感染所致。笔者于2006年3月以来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两组128例均因咳嗽前来就诊,且经体格检查、胸片和实验室检查而确诊为病毒性感染所致的咳嗽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的有关诊断标准[1]。其中男61例,女67例;年龄1~10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d(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91…  相似文献   
8.
RP-HPLC法测定妇炎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妇炎洗液中小檗碱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以Krom asil KR100-5 C18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8:52,每100 m l含0.1g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365nm,样品用流动相稀释后进样分析。结果:小檗碱在0.2~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为1.51%。结论:本方法能准确、快速测定妇炎洗液中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现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6年度部分接受择期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120份,对术前、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共33种,以"特殊使用"最常见,存在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象,术后预防用药比例达100%,术前用药时间过早,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广谱抗菌药物选用较多等。结论:围手术期患者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象普遍存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46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学清  周述香 《中医药导报》2007,13(8):69-69,75
目的:为了保证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规范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内容,方便临床正确操作、使用.方法:收集、整理某"三甲"医院2005~2006年度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中药注射剂37种46份说明书.对46份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按临床使用要求,分别比较给药途径、每次用量、每日用药次数、稀释剂名称、使用浓度、使用疗程、滴注速度共7个方面的内容.结果:在调查的46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有8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内容完整,占17.39%;缺1项者10份,占21.74%;缺2~3项者22份,占47.83%;缺4项及4项以上者6份,占13.04%.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内容亟待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