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凝胶与球囊导尿管应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中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采取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球囊导尿管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后采取节育环及人工周期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宫腔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宫腔及月经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与球囊导尿管应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效果非常显著,既能减少患者宫腔再粘连发生率,还能促使其宫腔及月经快速恢复正常,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评价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不孕症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及促排卵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不孕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睾酮等激素水平以及排卵率、妊娠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前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睾酮等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睾酮等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为93.33%、妊娠率为6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401 5,18.181 8,P=0.000)。结论:针对不孕患者能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改善其体内激素水平,还能促进患者排卵,并使其达到较高的妊娠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情况并分析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25例,其中选择阴道试产分娩产妇107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118例作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期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9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3组的临床情况。结果225例再次妊娠产妇中,107例(47.56%)自愿选择且适宜阴道分娩,试产成功71例(66.36%)(观察组),118例(52.44%)自愿要求或具有剖宫产指征;观察组产妇的的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A组(剖宫产分娩),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试产成功率及新生儿评分与对照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实施阴道分娩,相比实施剖宫产仍然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亦有一定的风险,但实施严格控制阴道试产适应证与禁忌证、加强产时监护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其安全性与可行性,从而促进临床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方法:对24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孕产妇及其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孕产妇中,182例行阴道试产,其中分娩成功122例,成功率为67.03%。结论: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行剖宫产术并非安全合理的方式,在无再次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选择阴道试产是一种比较安全且能减少并发症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与分析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应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的粘连预防与妊娠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术后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妊娠结局、月经情况、宫腔形态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厚,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78.0%(1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应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显著减少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又改善其月经情况以及妊娠结局,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早期妊娠人流术中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本组分成无痛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按常规人流术,不选用任何镇痛药。无痛组术前禁食6h,术时建立静脉通道,行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监测至手术结束。给患者慢静注芬太尼0.002/kg行麻醉诱导,然后慢静注异丙酚2.0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进入睡眠状态开始手术。术中两组观察宫颈松驰情况、术中出血量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无痛组镇痛效果为100%,而常规组均有不同程度疼痛感,有的甚至出冷汗。两组术中宫颈松驰情况比较,无痛组宫颈松驰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两组术中阴道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无痛人流术具有明显镇痛和松驰宫颈作用,更具有减轻患者恐惧紧张和痛苦的优点,是一种安全而有效避孕失败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足月妊娠合并葡萄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先 《广东医学》2002,23(3):241-241
患者 ,2 8岁 ,已婚 ,G1P0 。因停经38+ 3 周 ,羊水过少 ,胎儿宫内窘迫于 2 0 0 0年 3月 6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 ,停经 4 0 + d时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 ,孕 3+ 个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轻度疼痛 ,B超检查示 :①宫内妊娠 3+ 个月 ,②双胎。经处理症状消失。孕 5 + 个月始自觉有胎动 ,孕 6 + 个月时再次出现下腹轻阵痛 ,行B超检查 ,提示 :①宫内妊娠单活胎 ,②低置胎盘 ,③横位。经安胎治疗好转。孕期未出现阴道出血。于 2 0 0 0年3月 6日停经 38+ 3 周产前检查 ,同时行B超检查提示 :①宫内妊娠单活胎 ,②羊水过少 ;电子胎儿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5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妈富隆治疗)和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每组各26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1例(轻度恶心),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不良反应2例(轻度恶心),总有效率为7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月经减少,有1例直接进入绝经期,剩余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有5例出现月经减少,有2例直接进入绝经期,剩余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恢复正常月经,有效治疗阴道不规则流血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6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行单纯剖宫产术产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褥病率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长短及产褥病率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且安全,但要根据个体化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术中应先进行剖宫产术,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且应在子宫肌瘤四周注射缩宫素,以加强收缩;对于体积较大、生长部位特殊的子宫肌瘤,在剔除前必须暂时阻断子宫供血,以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分析宫腔粘连分离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宫腔粘连患者(25~35岁)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妊娠31例,未妊娠29例。总结分析该术式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中,54例存在明确宫腔操作史,占比90.0%。患者宫腔操作次数、术后妊娠时间、手术疗效、粘连程度、发病原因对妊娠结局存在显著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操作是宫腔粘连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因素主要包括术后妊娠时间、手术疗效、粘连程度、宫腔操作次数、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