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协作组从1983年至1985年采用香菇多糖(香菇子实体)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72例,设相应的对照组72例。病程6个月至11年。治疗8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和48%。ALT复常率分别为79%和50%;HBsAg阴转率分别为8%和5%;HBsAg滴度下降率分别为48%和28%。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随即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组HBsAg~(+)的62例中,随访24例(38.7%);对照组HBsAg~(+)70例中,  相似文献   
2.
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M与HBV DNA含量的对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这种检测方法较以往仅靠HBV-M(这里特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项检测,下同)的检测反应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感染状态(主要是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及传染性准确。随着检测技术的完善和提高,HBV DNA的检测结果越来越准确。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出近期住院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分析其入院时作HBV-M检查及HBV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我院1996年~2000年12月收治98例伤寒病人中合并伤寒性肝炎63例。其中,男44例,女19例;年龄11~63岁,平均33.9岁,11~14岁4例,14~63岁59例。 1.2 诊断标准 ①确诊伤寒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粪、血培养,肥达氏反应阳性。②肝功能异常:TBil>17.1βmol/L,ALT>35IU/L。③肝、脾肿大,肝脏损害,随伤寒好转而迅速恢复。④既往无病毒性肝炎病史,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原学均阴性。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炎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130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原发病、服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停药后的效应,来探讨其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原发病:精神病15例占11.5%,甲状腺机能亢进13例占10%,结核病及糖尿病各12例占9.2%,乳腺小叶增生11例占8.5%,恶性肿瘤10例占7.7%,风湿性疾病7例占5.3%,肾移植6例占4.6%。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纽成:中草药20例占15.4%,抗生素(包括抗结核药)17例占13.1%,甲状腺类药物16例占12.3%,抗精神病药15例占11.5%,抗糖尿病、免疫抑制剂及妇科类药各11例占8.5%,临床表现:乏力96例占77.6%,纳差76例占58.5%,尿黄92例占70.8%,眼黄80例占61.5%。实验室检查:TBil升高92例占70.8%,ALT升高108例占83.1%,AST升高115例占88.5%。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原发病种类多,以精神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糖尿病多见。其次为乳腺小叶增生、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肾移植。药物性肝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病毒性肝炎元明显差异。损肝的药物种类繁多,两种以上药物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采用胃镜检查胃黏膜的病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的HBsAg、HBcAg,并观察记录检测结果。结果 3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胃黏膜病变19例占63.3%,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患者10例,其中有7例胃黏膜病变为中度或重度,占70.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结果阳性,患者的胃黏膜病变较严重,但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和血清中的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分布无关系。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会出现胃黏膜组织病变,乙型肝炎病毒在胃黏膜中复制,胃黏膜病变程度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且无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其诊断根据199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34人,女8人,其中代偿期17例,失代偿期25例。对照组28例,男21人,女7人,其中代偿期12例,失代偿期16例,两组在病情、病程、肝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手足口病的中医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病例数各为43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应用西医治疗,后者应用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总医疗费用、治疗效果和皮疹、口腔胞疹消退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总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安全且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费用少,疗程短。  相似文献   
8.
黄疸是衡量病毒性肝炎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重度黄疸的病毒性肝炎治疗较困难,笔者在1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性肝炎中总结了一点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  相似文献   
9.
878例病毒性肝炎B超胆囊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 878例病毒性肝炎均为我院1990~2001年部分住院患者,其中男698例,女180例;年龄180~78岁,平均48岁。878例中急性黄疸肝炎(急黄肝)225例,慢性肝炎(慢肝)轻度105例,中度82例,重度86例,重型肝炎192例,肝硬化188例。全部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制定的标准。采用ELLB-52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陈探头检查,所有患者按常规空腹行B超检查,其中230例随病情的好转复查1次或数次。  相似文献   
10.
黄疸是衡量病毒性肝炎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黄疸的加深或减退是反应疗效的重要指标。重度黄疸的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往往疗效差 ,黄疸持续时间长。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 ,对重度黄疸的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行探索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根据 1 995年全国传染病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及防治方案。总胆红素 ( TBIL) >2 50 μmol/L为重度黄疸。选择无消化道出血和无 级以上肝性脑病的重度黄疸性病毒性肝炎 (均为乙肝 )为研究对象 ,TBIL均大于 2 50 μmol/L,采用双盲法设立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 5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