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踝肱指数对老年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对老年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依据冠状动脉造影118例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单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与预先测量的踝肱指数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处理。结果: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而正常组、单支病变组或2支病变组差异不显著。结论:老年人踝肱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对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对象及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和干休所1997年健康查体人员163例,其中男性77例,年龄60~75岁,平均(64.9±4.8)岁;女性86例,年龄55~71岁,其中55~59岁33例,60~71岁53例,平均(60.8±5.3)岁,均为绝经后妇女。以血清总胆固醇(TC)≥5.7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组,共58例,TC<5.72mmol/L为对照组,共105例。入选者生活水平近似,均排除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与脂代谢有关的疾病。  采用酶法测定TC水平。常规苯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  相似文献   
3.
妇女冠心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冠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反应与男性存着差异,静脉内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及冠关动脉搭桥术的急性并发症及死亡率比男性高。因而在决定治疗措施时应考虑性别、体重和伴发疾病的影响。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选用合理溶栓措施;当行经皮冠脉成形术和冠脉搭桥术时除应考虑到与男性相同的手术前因素外,还应注意女性比男性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使妇女冠心病治疗措施的选择更合理,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停经38+1周,上腹痛1天”入院。检查:血压120/70mmHg,意识清楚,心率140/min,律齐,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明显,伴肌紧张及反跳痛。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18·6×109/L,中性0·92;血红蛋白157g/L,血小板283×109/L。血生化检查:血淀粉酶829U/L,脂肪酶7973U/L。腹部超声检查:左上腹少许游离液体。入院后2h出现不规律宫缩,胎心150/min,考虑产妇临产、胎儿宫内窘迫,遂行急诊剖宫产术,娩出一死女婴。腹腔探查:大网膜、肠系膜、部分小肠及卵巢表面有皂化斑,腹膜后胰腺部位肿胀明显。术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2天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为依据,纳入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型32例和肝郁脾虚证型30例作为观察的主要对象。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两种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肝胆湿热证型中的ALT、TBIL、GGT、AST、DBIL指标比较肝郁脾虚证型,明显偏高,上述指标的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胆湿热证型的阳性率为78.13%,肝郁脾虚证型的阳性率为46.67%,阳性率指标的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临床检验指标同中医证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临床诊断和治疗可起到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6.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血脂康调脂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Hinc 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对血脂康调脂疗效的影响。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5.20mmol/L和(或)三酰甘油在2.00~5.65mmol/L之间者,共66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3例。根据LDLR基因Hind Ⅱ酶切多态性分层比较血脂康和安慰剂的调脂疗效,发现血脂康组H1H1和H1H2基因型患者的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的有效率(TC和LDLC分别下降≥10%),均明显低于H2H2基因型者(P均<0.05);H1H1和H1H2基因型的TC或LDLC下降幅度亦均明显低于H2H2基因型者(TC依次平均下降17.1%、20.6%和29.0%,LDLC依次平均下降19.5%、25.0%和33.9%,P均<0.05)。说明具有h1等位基因的高脂血症患者对降低胆固醇治疗药物血脂康的反应较差,而h2等位基因反应较为敏感。安慰剂组未发现上述现象。提示LDLR Hinc Ⅱ酶切位点间接参与了人体内胆固醇代谢和(或)血脂康控制血清胆固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后糖尿病(post 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与受者预后密切相关。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4%-27%。国内也有报道,但数量不多。因此本文收集了108例肝移植患者,测量其移植前后的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水平,以了解中国人PTDM的发病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死亡率高达 12 %~ 2 6 %。为查清糖尿病与脑梗死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现将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例 15 5例作了回顾性临床分析。1 对象和方法对象 :1992年 11月至 2 0 0 0年 8月 ,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住院病例共 15 5例 ,年龄为6 0~ 88岁 ,平均年龄为 (6 7.44± 5 .0 2 )岁 ,其中男性 84例(5 4.19% ) ,女性 71例 (45 .81% ) ,糖尿病病程 0~ 2 6年 ,平均为 (5 .73± 5 .0 7)年 ;均明确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且合并单纯脑梗死。诊断标准 :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病死率高达12%~26%。为调查血糖控制水平对老年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影响,1992年11月~2000年8月,我们对某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14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衣志勇  张维强 《人民军医》2000,43(7):420-420
1992~1998年,我们观察了因使用化妆品而致面部色素流着8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3例皆为女性;年龄15~62岁,平均28岁。干部25例,工人40例,学生5例,农民13例。1.2临床表现根据面部色素改变的病史、病程及色素沉着部位、形式,分为以下几类。且.2.五炎症后色素沉着共57例,由祛斑霜类引起急性灼伤或刺激16例,磨砂育类引起刺激性皮炎8冽,染发护发类化妆品引起面部接触性皮炎14例,多种化妆品致面部过敏性皮炎19例。色素流着继发于上述炎症部位及周围,形态不整,颜色深浅不一。1.2.2黄褐班样色素沉着共1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