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远端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下膀胱腰大肌悬吊法处理的输尿管下段较长缺损患者15例。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3~68岁,平均42岁。病变位于左侧10例,右侧5例。彩超提示肾盂分离平均2.7(1.4~5.2)cm,患者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3.8(19.8~28.5)kg/m^2。术前评估缺损段长度平均4.8(3.0~8.0)cm。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90~210)min,平均手术失血量是75(30~150)mL。术后平均尿管拔除时间为7.2(5.0~11.0)d,术后平均住院8.7(5.0~14.0)d,术后输尿管支架管平均拔除时间为46(28~90)d,平均随访时间19.2(4.0~34.0)个月。围手术期无重大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出现症状缓解,排尿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下段较长缺损安全、有效,具有学习曲线短,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且可以完全保证输尿管无张力及连续性等优点,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后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治疗的4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血压心率波动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腹腔镜组术后入ICu率和引流时间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而两组大部分患者术后血压均获得改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低,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行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行TURBT后的79例NMIBC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滨组39例和吡柔比星组40例,于术后1周开始分别采用吉西他滨和吡柔比星规律膀胱灌注,比较两组的肿瘤复发率、无复发生存时间及化疗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12~ 32个月,吉西他滨组及吡柔比星组1年复发率分别为7.7% (3/39)、17.5% (7/40),32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2.8% (5/39)、25.0% (10/40),两组1年复发率及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及吡柔比星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9.57±1.03)个月和(21.31±4.70)个月,吉西他滨组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高于吡柔比星组(P<0.05).吉西他滨组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发生率低于吡柔比星组(P<0.05).结论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NMIBC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前尿道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前尿道狭窄的发病情况及其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6例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术前合并膀胱结石、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尿路感染、术前是否留置尿管、手术医师、手术时间、术中使用电切镜型号、术中使用石蜡油润滑、术后尿道牵引时间、术后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将可能与术后出现前尿道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出现前尿道狭窄,发生率为5.40% (23/426).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路感染[OR=4.630,95% CI(1.386 ~ 15.468),P=0.013]、术中使用电切镜型号[OR=2.887,95% CI(1.100 ~7.579),P=0.031]、术后尿路感染[OR =6.117,95% CI(2.088 ~ 17.925),P=0.001]、术后尿道牵引时间[OR=4.083,95% CI(1.521~ 10.961),P=0.005]、术后留置尿管时间[OR=4.388,95% CI(1.533 ~ 12.564),P=0.006]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术前尿路感染、术中使用电切镜型号、术后尿路感染、术后尿道牵引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是TURP术后患者发生前尿道狭窄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3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术中均留置双J管,于术后8 ~12周拔除,拔管后3~6个月行超声、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结果 35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 ~ 24个月,平均14个月.31例治愈(治愈率88.57%),2例好转(5.71%),2例无效(5.71%).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可反复操作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微通道经皮肾穿刺术(MPCN)的应用日益广泛,一般采用俯卧位进行手术,这种体位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容易造成患者感觉非常不适,长时间手术不易耐受,而且给麻醉管理带来不便.作者在治疗合并重度肾积水的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时,采用了侧卧位的微通道经皮肾穿刺术.自2005年以来作者共进行此类手术3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0年4月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3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例患者2例开放手术。余41例治疗顺利,1例输尿管穿孔,无输尿管黏膜撕脱及断裂等;术后3 d结石清除率85%(35/41),1个月清除率100%(41/41);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血肌酐均正常;随访至今,患者肾积水明显好转,未发现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伴夜尿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伴夜尿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绿激光治疗即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切除术(Photoselective Vapo...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下盏的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处理肾脏下盏结石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处理肾下盏结石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CT尿路三维重建图像,在数字工作站使用数字尺和量角器测量解剖结构参数漏斗长度(IL)、宽度(IW)和肾盂肾下盏漏斗部夹角(IPA)。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中109例(80.14%)单次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达到无结石状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IPA、IW、IL和结石大小对结石清除有显著影响(P0.05),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处理肾下盏结石碎石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肾下盏结石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该充分考虑到解剖结构方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