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 MRI)技术,观察针刺舌根部穴对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执行吞咽任务时相关脑功能区的激活情况,从而探索针刺舌根部穴治疗吞咽障碍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收集10例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均予针刺舌根部穴进行治疗,并于针刺前、针刺后5 min内执行吞咽任务时进行f MRI脑部扫描,采集相应的f MRI脑功能成像数据,并利用MRIcro及RadiAntDICOM Viewer软件、SPM 8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获得针刺前后患者执行吞咽动作时脑功能区激活的情况。结果:针刺前受试者执行吞咽动作时,脑激活区分布在左侧旁中央小叶、右侧后扣带回、双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叶、右侧楔前叶、右侧豆状核、右侧脑岛;针刺后受试者执行吞咽动作时,脑激活区分布在右侧中央前回、双侧额中回、双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右侧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右侧枕叶、右侧脑桥、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小脑山坡;受试者在针刺前后执行吞咽动作时的差异脑激活区(针刺后-针刺前脑功能激活区)分布在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旁中央小叶、左侧后扣带回、右侧脑桥、右侧内侧苍白球、右侧岛叶、右侧顶上小叶。结论:针刺舌根部穴可激活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中央后回、额上回、颞上回、楔前叶、扣带回、岛叶、顶上小叶、脑桥、小脑等多个脑功能区,以上脑功能区的激活可能协同参与吞咽动作的完成,进而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2.
正马蹄足,是一种常见于脑性瘫痪(脑瘫)患者的足部畸形疾病,常引起步态异常及其他并发症~([1]),如膝关节屈曲及长骨旋转~([2]),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有牵伸、踝足矫形器、物理治疗、肉毒素注射治疗等,然而由于骨骼与肌肉的生长速度不相匹配,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有时不理想,手术矫正,如跟腱延长手术,成为矫正马蹄足的一种较好的方法~([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改善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5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康复治疗、传统针灸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四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三维步态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MAS评分下降,平均速度、步频提高,跨步长、步长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提高,GMFM-D区、E区评分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平均速度、步频、膝关节活动度、GMFM-D区、E区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有助于缓解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改善患儿步态及站立、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8例/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加以蜡疗,观察组患儿加以蜡疗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的评分和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