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D151在骨肉瘤(OS)中的表达及其调控OS侵袭、转移的机理。方法培养、收集OS细胞和人成骨细胞后分离出质膜,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法比较质膜蛋白质组中CD151表达差异;通过免疫印记方法比较不同侵袭能力OS细胞系与成骨细胞中CD151表达差异;在OS组织与正常骨组织中,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比较CD151表达差异。应用siRNA抑制CD151表达,通过划痕实验研究OS迁移能力的变化。用String软件检测质膜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CD151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蛋白组学方法检测出342种质膜蛋白质,CD151在OS胞质膜中表达上调3.68倍,在高侵袭能力的OS细胞中表达上调更显著。抑制CD151表达后,OS细胞迁移能力下降。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D151通过β1-整合素与β-链蛋白发生关联。结论 CD151在OS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经典Wnt通路影响OS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缺血性脑卒中(IS)相关转录因子(TF)及中药活性成分。方法 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选择GSE16561、GSE58294、GSE162955芯片数据集,使用R 4.0.5软件对GSE16561、GSE58294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然后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通过STRING平台构建DEG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DEG,通过GSE162955数据集绘制ROC曲线,以评估关键DEG对IS的诊断价值;然后通过TRRUST平台构建TF-miRNA-核心DEG调控网络,筛选枢纽TF、主要miRNA及核心DEG。通过Coremine Medical及Uniprot平台预测并筛选IS相关中药活性成分。结果 韦恩图结果显示,GSE16561数据集和GSE58294数据集的交集DGEs共220个,包括130个上调DGEs和90个下调DEGs。GSEA结果显示,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GO功能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中心粒细胞外渗,细胞成分主要富集在细胞器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口服决明山楂燕麦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低剂量组1.6g/kg、高剂量组2.0g/kg的剂量给大鼠连续灌服决明山楂燕麦水溶液8周,对大鼠进行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检测。结果低、高剂量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及主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肉眼观察服药组心、肝、脾、肺、肾外观形态、颜色均无异常改变,光镜检查也未见各脏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异常。结论连续灌胃给予决明山楂燕麦8周,对大鼠无明显毒性,说明1.6g/kg、2.0g/kg剂量连续服用是安全的。该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40、50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对综合因素复制的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注射10%四氯化碳(CCl4)合并高脂饮食喂养方式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被检测,以评价决明山楂燕麦胶囊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可非常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含量(P<0.01);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含量(P<0.05);显著升高HDL-c(P<0.05)含量;并有一定升高大鼠血清SOD,降低MDA含量的作用。结论决明山楂燕麦胶囊具有调节血脂,防治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CT、MRI、DSA的诊断优缺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诊断进行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CT、MRI、DSA四种影像技术进行检查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对比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超声不仅可以准确检测管腔狭窄的程度及动脉壁内膜(MT)的厚度,还能够通过斑块的回声和形态特点来诊断斑块形状。CT对钙化斑块敏感率很高,远超出超声检出率。MRI在检测斑块性质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高组织分辨率。DSA可以准确的鉴别颈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还能准确的显示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及情况。结论:与其他影像技术比较,MRI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的血管腔和血管壁结构,更准确判断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12(IL-12)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2月。按照设定的纳入标准筛选查找有关研究IL-12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文献。采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利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等诊断指标,并绘制综合受试者特征曲线,对诊断性试验的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IL.12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合并诊断价值分别为:灵敏度为0.80195%CI(0.76,0.84)],特异度为0.76[95%CI(0.71,0.81)],阳性似然比为3.23195%CI(2.26,4.60)],阴性似然比为0.30[95%CI(0.20,0.45)],诊断优势比为13.57[95%CI(6.66,27.64)]。综合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结论IL-12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PCCP的治疗特点及优势.[方法]选择PCCP组病例22例,DHS组病例26例,通过对比两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髋关节功能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PCCP组比DHS组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失血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免疫建立国际标准的小鼠EAE模型。将免疫后的42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Fasudil早期治疗组和Fasudil晚期治疗组。Fasudil早期治疗组即免疫后第3天按体质量40mg/(kg.d)腹腔注射Fasudil,1次/d,至免疫后30d;Fasudil晚期治疗组即免疫后首只小鼠出现症状即开始腹腔注射Fasudil,注射方法和剂量同Fasudil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给药同一时间,给予EAE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免疫后隔天观察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质量变化。于免疫30d后处死动物,分离小鼠脊髓腰膨大和脑冠状位中部1/3处做冷冻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同时提取小鼠脊髓蛋白检测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 Fasudil可改善EAE的临床症状,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Rho激酶(ROCK)活性。与EAE组相比,Fasudil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CD31阳性内皮细胞上p-MYPT1表达均减弱(P<0.01,P<0.05),起病时间均延长(P<0.01,P<0.05),脊髓Occludin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 Fasudil对EAE具有治疗的潜能,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ROCK活性,参与诱导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中枢浸润,最终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As a substitute for autogeneic iliac cres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lumbar fusion and relative trials.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in lumbar fusion. METHODS: CBM, Medline, Embase and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 databases were retrieved for releva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versus autogenous iliac crest graft in lumbar fusion published before September 2015.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tilizing the Cochrane system.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otally 14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including 1 613 patients. Meta-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operation rate and operation time i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autogenous iliac crest graft group (P ≤ 0.01), and the fus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utologous iliac crest graft group (P ≤ 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outcomes, complication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hospitalization tim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work status after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limited evidenc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for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exerts no significant superiority to the autologous iliac crest graft. Moreover, more high-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long-term follow-up are needed to further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in lumbar fusion.   相似文献   
10.
单纯融合与内固定融合治疗慢性腰痛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评价单纯融合与内固定融合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1)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库:Medline(1966年至2006年12月,Ovid检索平台),Embase(1984年至2006年12月),Ce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4th Quarter 2006),Current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6年至2006年12月).(2)手工检索相关杂志.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有8篇研究论著符合纳入标准,共6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在融合率[优势比(OR)=2.26,95%置信区间(CI)1.51~3.38,P=0.0001]、总体疗效(OR=1.54,95%C/1.09~2.19,P=0.01)、术后随访期间二次手术例数(OR=2.16,95%C/1.08~4.33,P=0.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腰痛得分[加权均数差值(WMD)=-0.22,95%Cl-0.81~0.36]、术后腿痛得分(WMD=0.22,95%CI-0.50~0.93)、并发症(OR=1.68,95%CI,0.78~3.63)、患者对手术的认同程度(OR=1.54,95% CI0.93~2.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研究比较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表明单纯融合组少于内固定融合组.3个研究报告了术后患者的工作状态.2个研究表明吸烟将降低融合率.结论 内固定融合组与单纯融合组相比.内固定融合组能显著提高融合率,总体疗效方面略优.但其需二次手术例数方面也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