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比较吴茱萸不同炮制品连续给药15d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探讨吴茱萸的炮制减毒原理。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组,各炮制品分为3个不同剂量组,以6.5,3.25,0.65 g·kg~(-1)连续ig 5 d,10 d,15 d后处理,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并计算肝、肾脏器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生吴茱萸组可显著升高小鼠肝、肾脏器指数(P0.01,P0.05),显著升高小鼠血清中ALT、AST、LDH、AKP的含量(P0.01,P0.05),显著增加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生吴茱萸组比较,甘草制吴茱萸组、盐吴茱萸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肾脏指数(P0.01,P0.05),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LDH、AKP的含量(P0.01,P0.05),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肝、肾脏指数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具有时间依赖性,吴茱萸各炮制品致小鼠肝毒性的作用顺序为:生吴茱萸甘草制吴茱萸盐吴茱萸。结论给小鼠连续灌胃一定剂量的吴茱萸不同炮制品后,可造成较为显著的肝损伤,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并具一定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炮制品可降低吴茱萸的体内肝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牡蛎壳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运用红外、元素分析和凯氏定氮法等手段分析了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牡蛎壳反应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模型,活化能均值为125.40 kJ·mol-1。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的钙含量分别为34.59%,35.1%,氮含量分别为0.037 4%,0.011 6%;红外分析表明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均含有CO32-的透射峰,但是煅制牡蛎壳中1 702 cm-1处C-N键透射峰强度明显减弱。结论: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着差异,煅制牡蛎壳中和胃酸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的角叉菜胶诱导建立血瘀证树鼩模型表征及血液学观察,探索由角叉菜胶诱导的血瘀证树鼩模型的最佳剂量。方法:32只树鼩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75 mg/kg),8只/组,腹腔注射角叉菜胶3 d,造模24 h后肉眼结合体征采集分析系统定性定量观察表征,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结果:造模24 h后,造模动物精神萎靡、舌底脉络增粗增长,随着剂量增加,固定性疼痛概率增多、舌质、爪部和鼻唇部皮肤颜色变深变暗。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高剂量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屈服应力和血浆黏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而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的APTT、PT、TT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FIB含量增加(P0.01)。结论:高剂量的角叉菜胶所诱导的血瘀树鼩模型成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的肝脏毒性作用,探讨吴茱萸的炮制减毒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和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组(生吴茱萸、甘草制吴茱萸及盐制吴茱萸),各炮制品又分为6.5、3.25、0.65 g/kg剂量组,各组连续ig 15 d后处理,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活力,肝组织中SOD、MDA、Na^+,K^+-ATP酶、Ca2+-ATP酶、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吴茱萸组能升高血清中ALT、AST含量,降低肝组织Na^+,K^+-ATP、Ca2+-ATP、SOD活力,升高MDA、TNF-α、IL-1β水平,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与生吴茱萸组比较,甘草制吴茱萸组、盐制吴茱萸组能降低血清ALT、AST含量,升高肝组织Na^+,K^+-ATP、Ca2+-ATP活力、SOD活力,降低MDA、TNF-α、IL-1β水平,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结论:甘草制和盐制可有效降低吴茱萸的肝毒性,减轻吴茱萸导致的肝损伤,其炮制减毒的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组织氧化损伤,改善肝组织能量代谢,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以及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