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80年代中后期,第二代抗组胺药——外周H_1受体拮抗剂相继问世。其中仙特敏是既能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又能抑制嗜酸粒细胞及嗜碱粒细胞引起的后期过敏反应的唯一抗组胺药。大量实验表明,该药对多种类型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疗效。同时也用于异位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大量比较研究显示该药的疗效超过传统抗组胺药和其它第二代抗组胺药。该药的副作用以轻度困倦为主,发生率小于10%。  相似文献   
2.
关于“全球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这一术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良 《北京医学》2001,23(4):249-249
  相似文献   
3.
长期饮用氟化物含量超标的生活饮用水可导致地方性氟病,如氟斑牙、氟骨症。我市部发地区经调查饮水中含氟量较高,最低为1.25mg/L,最高为3.26mg/L,地方性氟病发病率平均为63.42%。属氟症区。为消除饮水中高氟对这江苏省新沂市卫生防疫站,221...  相似文献   
4.
烧伤后侵袭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58例烧伤侵袭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关系。侵袭性感染导致MODS有几个特点:①MODS发病率高,达到81.6%,每例有平均2.73个器官发生功能不全。②MODS发展成MOF的发生率也高,约为50%。③MODS死亡率低,而发展到MOF死亡率明显上升,达到90%以上。不同菌种感染中,G+菌致器官功能不全(OD)发生率较低,G-菌致OD发生率较高,而绿脓杆菌致OD发生率最高,后果最严重。对发病机制及防治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充分了解,针对机制的有效治疗缺乏,因此防治的主要手段仍是去除诱因,即控制侵袭性感染。一旦感染发生,则要保护好各个脏器,使OD不致发展成器官衰竭。  相似文献   
5.
烧伤后侵袭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158例烧伤侵袭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关系,侵袭性感染导致MODS有几个特点:(1)MODS发病率高,达到81.6%,每例有平均2.73个器官发生功能不全;(2)MODS发展成MOF的发生率也高,约为50%,(3)MODS死亡率低,而发展到MOF死亡率明显上升,达到90%以上。不同菌种感染中,G^+菌致器官功能不全(OD)发生率较低,G^-菌致OD发生率较高,而绿脓杆菌致  相似文献   
6.
张普柱  张明良 《北京医学》1995,17(6):335-337
采用酶联免疫反应(ELISA)及聚合酶反应(PCR)方法,对20例烧伤病人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进行了检测。结果:入院时,输血组及非输血组抗-HCV及HCVRNA检测均为阴性。一个月后。输血组10例病人中发现抗-HCV阳性5例、HCVRNA阳性4例;而非输血组抗-HCV及HCVRNA检测均为阴性。说明输血是烧伤病人感染HCV的重要途径。本还对烧伤病人输血  相似文献   
7.
在25例重度烧伤病人中观察了T淋巴细胞、血清Ig及白细胞吞噬指数的变化。T细胞在烧伤面积超过50%的特重病人中,于伤后三周内或发生败血症前后,其百分率及绝对值均下降。血清IgG、IgA伤后均减少。IgG于伤后一周恢复正常。IgA于伤后两周左右恢复正常。IgM波动在正常范围下限。嗜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早期下降。病情愈重。下降愈明显,恢复愈慢。  相似文献   
8.
烧伤与免疫     
烧伤后,皮肤这一最外层防御屏障被破坏,体内非特异及特异免疫均受到损害,免疫系统平衡失调,抗感染能力削弱,这是烧伤后败血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烧伤后发生的免疫学变化比较典型,是研究临床免疫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对烧伤免疫的研究非常广泛。但应指出,在文献中,某些方面的观察结果有时并不一致,尚有待进一步澄清,现只将一般规律作概括性综述。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5岁,1987年5月30日入院.患者1月前双腕伸侧发生伴剧烈瘙痒的暗红色密集丘疹,搔抓后有明显渗出,曾用中药外敷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手指电烧伤的修复特点。方法分析了83例269个手指电烧伤,对伤情特点及修复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手指电烧伤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决定了创面修复上的复杂性,手术时机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可早期手术,但近环形或环形创面,早期只宜作减张手术或单纯焦痂切除,避免彻底扩创损伤残存血管,待手指远端血运充分改善后,再行延迟手术修复创面,这样可保留手指,效果良好。结论手指电烧伤创面修复可采用多种皮瓣,选用皮瓣的顺序应依次为同指皮瓣、同手皮瓣、远位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