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省大面积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贵州省凯里等十二个县(市)、297万人口,21 570km~2的地区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方法和效果。1955年共发生疟疾病人149 605例,占总人口的9.58%;1958年起坚持灭疟,1965年发病率降至5/万。此后开展了灭疟后期的疟疾防治工作,各级党政加强灭疟组织领导,建立了疟疾管理与监测制度、发现现症疟疾病人,根治病人,清除疟疾病原点。1981~1984年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0.2~0.03/万.  相似文献   
2.
在1992年3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哥伦比亚免疫学家ManuePatarroyo把他们研制的疟疾疫苗SPf66当作‘哥伦比亚对全世界人民的礼物’献给WHO。WHO高度评价哥伦比亚疟疾疫苗SPf66认为它是当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现场应用证实对寄生虫有效的疫苗,是第一个证实对疟疾有效的疫苗,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在没有任何商业性资助情况下制造的疫苗。TDR/WHO主任ToreGodal说“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哥伦比亚疟疾疫苗的研究,没有得到过WHD的资助,却把疫苗奉献给WHO”。1993年Godal访问哥伦比亚时.Dr.Patarroyo慷慨地把。SPf66疟疾疫苗使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凯里灭疟后期管理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年带虫发病率控制在0.1‰以下的凯里县疟疾流行病学的特点,及开展灭疟后期管理监测的方法和结果。实践证明建立县、区、公社三级疟疾管理监测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以区,公社卫生院为主的定人、定点、定任务,定时“四定”疟疾管理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开展以病例侦查为主的疟疾全面监测工作,是巩固和发展灭疟成果,防止疟疾复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牲畜防制法,又称动物预防法、动物屏障防制法,即采用增加大牲畜以诱使媒介按蚊叮咬牲畜、减少人蚊接触、达到降低或控制蚊传疾病流行的方法。此法早在四十多年前就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防疟措施中取得很大成功。四十年代由于化学杀虫剂的出现,却把已证实有效的牲畜防制法忽视了,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广泛而持久地大量使用,不仅存在环境污染,还出现了蚊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问题,抗性蚊虫品系和抗性程度日益增加和严重,使全球灭疟运动遇到巨大困难。为了降低蚊传疾病流行和巩固灭疟成果,重提牲畜防制法作为综合抗疟措施之一、重新认识牲畜防制法在灭疟措施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免疫诊断免疫学方法在流行病学、免疫病理研究和临床方面,特别是寄生虫学诊断困难时显示出有其更多的优点。例如班氏、布鲁属丝虫病,在早期炎症及晚期阻塞阶段、无症状期常形成诊断困难。低密度微丝蚴血症只能通过静脉血浓集方法才能检出,但此法不易被接受。丝虫的夜间周期性也常造成诊断困难。单性感染和热带嗜伊红细胞增多性肺炎常不出现微丝蚴血症。盘尾丝虫方面也有类似问题。已证实在感染早期、典型症状出现前期应用免疫学试验有巨大价值。免疫学诊断技术:必须敏感、特异、定  相似文献   
6.
灭疟已进入巩固阶段和维持阶段的地区,常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疟疾疫情回升。十多年来国际上已有19个国家不得不把灭疟计划改为降低发病率的防疟计划,或不断修改抗疟灭疟指标。1978年第31届世界卫生会议将根除疟疾计划改为控制疟疾计划,而且不再要求限期根除疟疾,认为各国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制订经努力可以达到的抗疟目标。鉴于灭疟巩固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何作好疟疾监测,巩固灭疟成果,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我省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已达到灭疟巩固阶段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人群免疫水平很低;居民原虫率常为零,年带虫发病率已在万分之一以下;疟疾的传播媒介仍然存在;构成  相似文献   
7.
凯里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全县为山区,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人口31万,苗、(亻革)、侗等少数民族占60%。1957年以来为贵州省疟疾防治现场应用研究的试点县。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和本所调查,1957年疟疾发病率为944/万,脾肿率为2,870/万,原虫率为1,120/万,是一个以间日疟为主,同时存在恶性疟和三日疟的高疟区;传疟媒介有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  相似文献   
8.
现场概况凯里县辖四区、一个镇、38个乡、979个自然村,人口16万,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全县为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5.7℃,年降雨量为1064毫米。解放前疟疾流行严重,仅1906~1944年期间就发生四次疟疾大流行。1957年调查9个乡的居民和小学生,平均原虫率为11.2%,平均脾肿率为28.7%;疟原虫种类组成:间日疟占78.2%,恶性疟占17.8%,三日疟占2.7%,混合感染占1.3%,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微小按蚊为次要媒介。 1957年底,凯里县作为省疟疾防治试点  相似文献   
9.
概况凯里县的疟防工作经过灭疟第一阶段(1958~1961年)连续4年的防治,疟疾发病率已从1957年的944/万,降至1961年的5/万。1962年起进入灭疟第二阶段,现将本阶段的防治结果报告如下。灭疟的组组措施一.各级党政部门加强对灭疟工作的领导,把灭疟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紧密结合生产,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检查。二.建立以区(公社)卫生院为主的疟疾管理责任制,巩固和健全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培训卫生员,通过灭疟实践,使他们掌握灭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和甘草酸二胺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和甘草酸二胺胶囊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用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