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TCu220C与TCu380A IUD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TCu220C和TCu380A,10%FBS-DMEM浸提后,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RGR),并进行毒性评价。结果:TCu220C表现出轻度的细胞毒性(1~2级),TCu380A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4级)。结论:相同形状的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因含铜面积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细胞毒性也不同,含铜面积越大,细胞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优质牵引、复方中药离子导入两种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6例中治愈65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9%。结论:优质牵引配合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步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牵引、静脉输液、颈椎定点旋转复位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76例中治愈50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结论]三步疗法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TCu220C和TCu380A,10?S-DMEM浸提后,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RGR),并进行毒性评价.结果:TCu220C表现出轻度的细胞毒性(1~2级),TCu380A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4级).结论:相同形状的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因含铜面积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细胞毒性也不同,含铜面积越大,细胞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体外黏附力的测定及在生物黏附制剂处方筛选的试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体外黏附力测定装置,以同一大鼠的离体小肠测定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黏附性能。并以黏附力、体外释放度两个指标筛选优化处方。结果表明,自制装置结构简单,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生物黏附制剂的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优质牵引、复方中药离子导入两种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6例中治愈65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9%。结论:优质牵引配合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HPLC-MS/MS和简化的预处理方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奇霉素浓度,并对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4例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进行双交叉试验,随机单剂量po阿奇霉素颗粒(500mg)受试或参比制剂后,血浆样品经简便的液液萃取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HPLC-MS/MS分析。利用DAS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者单剂量po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9.9±37.7)%。结论改进的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适用于阿奇霉素血浆样品的测定。阿奇霉素颗粒试验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儿童进展性近视眼与正视眼的调节功能特征,探讨调节对近视的潜在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68例儿童,进展性近视组[(等效球镜度(SE)≤-0.75 D)]与正视组(+0.50 D≥SE≥-0.50 D)各34例,测量内容包括主观调节幅度、远距调节灵活度及调节刺激-反应曲线(ASR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调节功能的差异。结果:正视组、进展性近视组SE分别为(0.18±0.28)D、(-2.88±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P<0.001)。进展性近视组的主观调节幅度低于正视组(t=-2.22,P=0.03)。2组间的远距调节灵活度与ASRC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2,P=0.41;t=1.58,P=0.12)。进展性近视组和正视组在0~6 D调节刺激范围的调节滞后面积分别为(7.35±1.54)D2 、(6.48±1.05)D2 (t= 2.74,P=0.01);且在不同调节刺激水平下(1、2、3、4、5 D),进展性近视比正视眼的调节滞后量大(t=2.40、2.78、2.79、2.49、2.12,P<0.05)。而进展性近视组在6 D刺激水平的调节滞后量比正视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t=1.83,P=0.07)。结论:儿童进展性近视眼的调节反应特征与正视眼不完全一致,其中进展性近视眼的调节滞后量高于正视眼,提示调节滞后可能在近视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