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门-球囊(D-to-B)扩张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急性STE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痛中心成立时间分为成立前(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85例和成立后(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胸痛中心成立后STEMI患者D-to-B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成立前,住院费用明显少于成立前(P0.05),D-to-B达标情况明显高于成立前(P0.05)。胸痛中心成立后心源性休克、死亡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成立前(P0.05)。结论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有助于缩短急性STEMI患者Dto-B扩张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氢吗啡酮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氢吗啡酮组(I/R+H组)、缺血-再灌注+PI3K抑制剂组(I/R+W组)、缺血-再灌注+氢吗啡酮+ PI3K抑制剂组(I/R+ H+ W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用TT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末端标记法(TUNEL)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Bcl-2、Bax蛋白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漏出量及心肌细胞凋亡增多,p-Akt表达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 P<0.05);与I/R组比较,I/R+H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漏出量及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p-Akt及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 P<0.05);与I/R+H组比较,I/R+H+W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漏出量及心肌细胞凋亡增多,p-Akt表达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 P<0.05)。 结论:氢吗啡酮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浆细胞膜蛋白-1(PC-1)基因在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6—12月120例T2DM伴肥胖患者、120例T2DM非肥胖患者、120例肥胖患者、120例非T2DM非肥胖健康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UCP3Tyr210Tyr(C-T)多态性基因型及PC-1基因第4外显子121位谷氨酰胺/赖氨酸多态性。记录腰臀比(WHR)、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标,检测患者相关基因型。结果非T2DM非肥胖健康组与肥胖组(x~2=6.452,RR=5.290,P=0.016)、T2DM非肥胖组(x~2=4.658,RR=4.260,P=0.028)、T2DM伴肥胖组(x~2=10.982,RR=9.280,P=0.00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2DM伴肥胖群体具有PC-1 Q等位基因而肥胖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非肥胖群体的9.28倍。结论 UCP3基因与T2DM伴肥胖无相关性,PC-1基因中Q等位基因是胰岛素抵抗的易感基因。应对T2DM伴肥胖家族史的人群进行早期诊断,指导其改变生活方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EBN)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化学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感染率为25.00%(10/40),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57.50%(23/40)(P0.05);循证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环境领域及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1株,对照组23例感染患者分离出49株,且检出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降低感染率,改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简便、快速、敏感的用于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的试验方法。方法收集6例临床疑难病例样本和1份IgG型试剂,采用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平行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效价,比较5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盐水法仅检出IgM类不规则抗体;木瓜酶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在检测IgG类抗体效价时差异不大,木瓜酶法的敏感性略低,微柱凝胶法对弱阳性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最高,但4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较好(r〉0.99)。结论盐水法不能检出IgG抗体;木瓜酶法检测IgG抗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为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抗人球蛋白法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时,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筛查;微柱凝胶法操作简便迅速、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适于临床输血前和孕妇产前大批量抗体筛选,是检测IgG抗体最为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专科工作指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名实习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名,按常规教学计划带教;观察组36名,严格按照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专科工作指引进行带教.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教学效果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习护生专科工作指引的应用,规范了临床带教模式,教学过程体现PDCA循环,提高了实习护生的理论、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1种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食用菌中4种砷形态的方法。方法 取处理后的干食用菌样品,加入硝酸溶液,放入恒温箱浸提后,取上清液,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进入液相色谱,以Princen砷形态快速分析柱为色谱柱,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分离出的As(Ⅲ)、As(Ⅴ)、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等4种砷形态成分进入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本法在质量浓度1~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取样0.5 g,提取体积为20 ml时,As(Ⅲ)检出限为6.20μg/kg, As(Ⅴ)为7.92μg/kg, MMA为2.72μg/kg, DMA为2.32μg/kg,加标回收率为90.4%~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2%。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可用于食用菌中4种砷形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Pi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肪乳剂组(I组)、低剂量异丙酚组(P1组)和高剂量异丙酚组(P2组).I/R组、I组、P1组和P2组和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1组和P2组于缺血前10 min经股静脉输注异丙酚6、12 mg·kg-1·h-1至再灌注120 min,I组给予脂肪乳剂1.2 ml·kg-1 ·h-1.再灌注120 min时,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Pim-1表达和caspase-3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I组心肌梗死面积、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升高,心肌组织Pim-1表达下调(P<0.01);与I/R组比较,P1组和P2组心肌梗死面积、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降低,心肌组织Pim-1表达上调(P<0.01),I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上调Pi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