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TLR信号通路参与SLE的发生发展,而抑制TLR信号通路的活化可延缓SLE进程。TLRs基因的变异及其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介导SLE发生过程与伏毒致病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介导的炎症状态、复发过程也与中医之内生伏毒郁而化热、伏毒复萌类同。故文章从TLR信号通路与SLE的关系、SLE病因病机与伏毒相关性、中医药干预TLR信号通路延缓SLE进展机制等方面对SLE的病因病机及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痛风相关国家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提取数据并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Apriori算法、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用药特点分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获取核心药物组合的中药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中获得痛风疾病靶点,取两者靶点交集,将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应用ClueGo插件对药物组合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部分关键靶点,使之与对应的中药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纳入治疗痛风的专利中药组方共508项,涉及中药401味,用药频数共6 082次,药物类别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5条。因子分析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组合,药物组合富集的共同生物学通路56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结合效果最好,黄芩素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合效果次之,槲皮素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2(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super family G member 2,ABCG2)的结合效果较好。[结论] 治疗痛风的国家专利组方多以“湿浊瘀阻”为核心病机,从湿、瘀、虚三方面治疗痛风,药物组合常以四妙散、茯苓泽泻汤和四物汤为基础加减,其主要通过TNF、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IL-17等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尿酸排泄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