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报告了对12例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实施该术式的手术中护理配合,认为巡回护士要正确摆放患者体位,根据视野清晰度和出血情况严格控制冲洗速度,注意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器械护士要协助术者保护好器械,避免碰撞和弯折.本组手术顺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LP组(n=6)、ARG组(n=6)和对照组(n=6),CLP组和ARG组均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ARG组术后于腹腔注射L-精氨酸(300 mg/kg·d),CLP组术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行剖腹术.各组均于术后24 h取小肠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计数各组凋亡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CLP组和ARG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01);与CLP组比较,ARG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38).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可导致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多,应用L-精氨酸可减少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5-FU致肠黏膜严重损伤时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C57BL/6J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32)。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PBS,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大剂量5-FU(150mg/kg.d,连续五d),分别于处理后第1、3、5天,剖杀小鼠取小肠,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大剂量5-FU后,小鼠肠黏膜遭受严重破坏,黏膜萎缩,绒毛、隐窝结构消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NA表达增加,PCNA指数显著增高(P〈0.01)。结论腹腔注射大剂量5-FU后。肠黏膜细胞中表达PCNA的肠上皮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肠黏膜榻伤后修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蜕皮甾酮乳膏对伤口愈合速度及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乳膏对实验性兔创伤模型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疗效观察,从而为蜕皮甾酮乳膏促愈作用找到证据及其机制.方法 先制备好蜕皮甾酮乳膏,而后将32只体重相近的新西兰兔制备成全皮层缺损的创伤动物模型,每只兔3个背部创面,分别敷以空白乳膏基质、蜕皮甾酮乳膏及云南白药创可贴.其中8只兔分别于造模后4、8、12天拍摄愈合后的创面,统计其面积,同时计算出各个创面的伤口愈合率;另外24只兔分3批于造模后4、8、12天利用微循环观察和分析系统检测创面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伤口愈合率的统计学分析表明:蜕皮甾酮乳膏有明显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P<0.01),疗效与云南白药相近(P>0.05);毛细血管密度的统计学分析表明:蜕皮甾酮乳膏组创面与其他两组相比,其毛细血管生成密度较大(P<0.01);病理观察:蜕皮甾酮乳膏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较多.结论 蜕皮甾酮乳膏对实验性兔创伤缺损模型有明显促愈作用,为临床促愈用药的筛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我院1例外伤性无睾症同种异体睾丸移植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患者第二性征与性功能明显改善,睾丸酮逐渐升高,睾丸血流丰富,阴茎勃起强度渐增。现将有关资料及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3例异体手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报道了3例异体手移植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介绍手术护士的配合要点: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物品和药物准备齐全;术中按医嘱使用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严格做好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密切医护配合,缩短手术时间。认为手术护士做好配合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军花 《护理学报》2005,12(10):87-88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的中心环节科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开展.笔者总结了2003年1月-2004年12月借用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中的日清控制系统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管理,制定了科室总体目标、个人目标,及每日控制系统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工作质量标准量化到每个岗、每个人,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昆虫变态激素β-蜕皮激素是否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人内皮细胞株ECV-304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至无菌培养管(2mL/管)。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模型组:包括40,80,160mmol/L亚砷酸钠3个剂量组。③实验组:包括160mmol/L亚砷酸钠+50,200,800mg/L β-蜕皮激素3个剂量组。培养24h后测定相关指标,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内皮细胞的凋亡细胞数及平均通道荧光值,取平均通道荧光值对数,对数值越大,氧化水平越高。 结果:④40,80,160mmol/L亚砷酸钠模型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70&;#177;3.56)%,(26.80&;#177;2.48)%,(54.30&;#177;11.06)%,(7.67&;#177;2.42)%(P〈0.01)。②50mg/L和200mg/L β-蜕皮激素实验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160mmol/L亚砷酸钠模型组(P〈0.01.),但800mg/L β-蜕皮激素实验组显著高于160mmol/L亚砷酸钠模型组(P〈0.05)。③40,80,160mmol/L亚砷酸钠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0,200mg/L β-蜕皮激素实验组能使氧化水平有所升高,800mg/L β-蜕皮激素实验组能使氧化水平有所降低,但与亚砷酸钠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亚砷酸钠可剂量依赖地诱导内皮细胞凋亡;β-蜕皮激素能影响亚砷酸钠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但具体剂量关系值得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血液回收是近几年来采用的新技术,可以避免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至今,使用北京京精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出血。3L袋(上海曹杨医药用品厂出品)在ZITI型血液回收机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污染机会,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 ,每年接收实习护生 2 0 0名左右。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阶段 ,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 ,我们在手术室的教学工作中 ,加强了对护生创造能力 (即自身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等 )的培养 ,探索了一套“以心教学 ,培养护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1 以心教学即教师对护理专业的热爱要真心 ;对临床教学工作要诚心 ;对实习护生要有爱心。做为一名教学医院的护理工作者 ,要想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 ,必须自已要热爱护理事业 ,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