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仲良  王宇 《北京医学》1996,18(3):134-136
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其病理特点是粘膜下血管异常扩张,瘀血及多灶性粘膜出血,多发生于老年人,是血管退行性变所致。报告手术治疗7例,2例术后发生了再出血,系由于内镜,血管造影及手术探查所见病变部位不一致,而术后过于相信手术所见,忽略了该病的病理特点,廷民切除范围不够,术后发生再出血。  相似文献   
2.
张仲良  国永生 《普外临床》1996,11(3):177-178
十年间施行直肠癌Miles手术144例,分别使用了硅胶双套管,双套管注药,大香烟三种骶前引流方法,由于引流效果的不同,它们在会阴切口愈合,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P〈0.01),其中硅胶双套管引流组会阴切口一期愈合率达到98.6%,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9.5天,明显优于另外两组。  相似文献   
3.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我院1991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4例Dieulafoy病。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34~56(平均41)岁。均表现为突发呕血、黑便,出血急、量大。伴头晕、乏力、冷汗、心慌。检查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血红蛋白低。有2例患者在外院首诊为“溃疡病出血”,其中1例在当地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因出血转来我院,再次手术探查明确本病;另1例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转来我院,急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后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胃左动脉供应区胃底大弯侧有造影剂外溢表现,考虑可能为Dieulafoy病,见图1。术后10d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别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区域阻滞麻醉腹股沟疝手术的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选择ASA Ⅰ-Ⅲ级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50例,分别用0.75%罗哌卡因30 mL或1%利多卡因40 mL进行区域阻滞麻醉,采用巴德公司4700平片做李金斯坦术式腹股沟疝修补术.记录术后24 h内从注射研究药物至首次服用镇痛药的间隔时间和补充镇痛药总量.术中、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以及日常活动问卷评分.结果 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服用镇痛药的时间间隔分别为22.35 h和15.05 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1,P>0.05),但罗哌卡因组较对照组长7.3 h,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R=0.888,(95%CL:0.521~1.514),即罗哌卡因组至首次服用补充镇痛药的间隔时间较利多卡因组延长11.2%.手术后第2小时静息时伤口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问卷总分和第4小时移动时疼痛单项评分,罗哌卡因组均低于利多卡因组,两组之间统计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不良事件.结论 0.75%罗哌卡因区域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好,镇痛时间长,安全性好,是腹股沟疝手术区域阻滞麻醉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拔高素质的医学研究人才,引导医学本科教育,文章强调了医学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临床技能操作等专业素质方面考核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面对诸多问题,进而把“医学教育现代化模拟实验室”应用在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Dieulafoy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仲良  王宇 《北京医学》1998,20(2):67-70
Dieualfoy病系胃粘膜下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其病灶是由表浅粘膜糜烂,缺损和粘膜下恒径动脉构成,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并非罕见的原因,其出血急速且最大,往往在短时间内招致失血性休克,其病灶微小,出血部位隐匿,在诊断治疗时常常遇到困难,我院手术治疗Dieulafoy病3例,认为术前内窥镜和手术探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方法,对本病的充分认识是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关键,手术是治疗本病最为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NK 4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HGF/c-Met)拮抗剂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及其与MEK/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明确以HGF/c-Met为靶点治疗结肠癌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分别将HGF及选择性c-Met拮抗剂NK-4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系LoVo,运用MTT法分别于0,6,12,24h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观察两者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药物作用前后c-Met,p-c-Met,MEK2和p-ERK及其靶基因产物C-myc的表达.结果NK-4组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使p-c-Met及MEK2/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调,而HGF组则使其表达上调;同时处理24 h后,空白组与NK-4组(1μg/mL)中p-c-Met,MEK2,p-ERK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分别为2.5 8,1.89,1.67和2.21(P<0.01),而与HGF(50ng/mL)组相关蛋白比值为0.46,0.71,068和0.58(P<0.01).结论选择性HGF拮抗剂NK-4抗结肠癌可能通过阻断MEK2/ERK信号传导通路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以HGF/c-Met为靶点的结肠癌信号通路阻断治疗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吻合口瘘是结肠一期吻合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应用吻合口外置和结肠气囊减压,使结肠一期吻合手术的安全性显著提高。7例手术资料表明,该法虽然不能减少瘘的发生,但可避免腹腔内瘘,从而防止有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6~7天,外置吻合口基本愈合后即可将其安全还纳腹腔。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康复医学已开始涉及到医院临床的各个领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术后病残的恢复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普通外科开展康复医疗,努力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现就乳癌病人的康复医疗谈几点体会. 一、普外病人的腹复问题:病情复杂,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或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不仅手术本身而臣术后的放疗、化疗等均可招致病残。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些术后并发症如:乳癌术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胃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术后肠粘连;胆道术后综合征等等都不同程度地给病人带来某些机能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