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225例,其中经桡动脉治疗组123例,经股动脉治疗组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5.7%,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浓度在冠脉循环中的变化.方法 用放免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类型心绞痛的冠心痛患者与对照组外周、冠状静脉窦与主动脉根部血浆中PAMP浓度,利用冠状静脉窦-主动脉根部差值求出经冠脉循环后心脏局部分泌并释放的PAMP浓度.结果 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浆中PAM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冠心病组冠状静脉窦PAMP浓度较主动脉根部及外周血PAMP浓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冠心病组心脏局部PAM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冠心痛患者血浆PAMP浓度明显增高,经冠脉循环后心脏局部有PAMP产生.提示PAMP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机体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冠心病的病程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吻合口瘘是高位食管癌术后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单纯结肠移植治疗高位食管癌,因结肠供血不足易引起吻合口瘘。1993年1月~1997年7月,我院对23例高位食管癌行结肠移植,将中结肠动、静脉分别与右侧胸廓内动、静脉镜下吻合,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5岁,平均52岁。食管中上段癌19例,上段癌4例。病理结果均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根治手术18例,姑息手术5例,无吻合口瘘和手术死亡。2.手术方法(1)腹部手术组 腹部正中切口,打开腹腔,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含量在冠状动脉循环中的变化。方法:用放免方法分别测定AMI患者与对照组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血清中CF6浓度。结果:AMI患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外周静脉血清中CF6浓度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CF6较冠状动脉血清CF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外周静脉、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清CF6浓度明显增高,以冠状静脉窦血清CF6升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诊室血压正常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分析M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2~2017-09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可疑冠心病患者125例,根据MS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非MS组(n=60)和MS组(n=65),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指标及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分析M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结果 MS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高于非MS组,合并糖尿病、隐蔽性高血压(MH)人数比例大于非MS组,但HDL-C水平低于非MS组(P 0. 05)。MS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及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24 h平均动脉压(24hMAP)、白天平均动脉压(d MAP)及夜间平均动脉压平台均显著高于非MS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腰围、更高水平的BMI及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是促进MS发生的危险性因素,而较高水平的HDL-C是抑制MS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 0. 05)。以发生MACCE为结局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S组发生MACCE的风险显著高于非MS组(P 0. 05)。结论 MS的发生会升高收缩压水平和加剧清晨血压波动,并可能会进一步增加MACCE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经桡动脉急诊介入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225例,其中经桡动脉治疗组123例,经股动脉治疗组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5.7%,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循证医学表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使心肌恢复有效的再灌注[1].由于急诊介入治疗(PCI)TIMI3级血流率高、IRA开通持久充分并发症少,疗效明显优于溶栓治疗,已经成为再血管化治疗的最重要方法[2].然而在介入治疗中尽管开通了梗死相关血管,却有部分患者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从而影响到心肌灌注和PCI的疗效[3].PCI术中微血栓栓塞远端微血管是无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为此,对STEMI患者PCI术进行球囊扩张前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冠状动脉内血栓,然后进行常规PCI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MS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单纯MS组(17例)、MS合并CHD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19例)OX—LDL水平和空腹血浆真胰岛素水平,并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腰围、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和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①OX—LDL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6±5)ug/L,MS组为(25±12)ug/L,MS合并CHD组为(41±36)u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8,P〈0.05);②OX—LDL水平与ISI呈负相关(r=-0.472,P〈0.05),与体质量指数、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真胰岛素无明显相关性;③以OX—LDL水平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胰岛素敏感指数(r2=0.224)与OX—LDL具有相关性,体质量指数、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真胰岛素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S患者的OX—LDL水平增加,合并CHD的MS患者更为明显,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或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空腹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及MS其他参数的关系.方法: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17例)、MS+CHD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09例)空腹血浆MCP-1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胰岛索(FINS)水平,井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腰围、体霞指数(IMB)、空腹血糖(FPG)和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MCP-1在正常对照组为(167.1±44.8)mg/,MS组为(413.9±107.5)mg/L,MS+CHD组为(551.6±1167.3)mg/L,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4.94,P<0.05);hs-CRP在正常对照组为(1.241±0.25)mg/L,MS组为(2.02±0.53)mg/L,Ms+CHD组为(3.28±1.60)mg/L,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0.05);(2)MCP-1水平与ISI呈负相关,与FINS、CRP、BMI呈正相关;ha-CRP与ISI呈负相关,与FPG、BMI呈正相关;(3)以MCP-1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同归分析提示,ISI、FINS、hs-CRP、BMI与MCP-1具有相关性:以hs-CRP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同归分析提示,ISI、FPG、BMI与hs-CRP具有相关性.结论:MS 患者的MCP-1、hs-CRP水平增加,合并CHD的MS患者更为明显,并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京波 《当代医学》2016,(27):71-71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早期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对18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早期清创内固定Ⅰ期闭合伤口、短期牵引或石膏外固定后行切开复位、Ⅱ期修复术。结果伤口甲级愈合133例(73.1%),乙级愈合32例(17.6%),丙级愈合17例(9.3%)。骨折Ⅰ期愈合164例(90.10%),延迟愈合11例(6%),骨髓炎7例(4%),经Ⅱ期植骨,病灶清除而愈。膝、踝关节功能评定:优164例,良12例,差6例。结论早期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伤口闭合及创面覆盖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重要环节,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