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高糖对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以及小檗碱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温度条件培养方法诱导永生代小鼠足细胞株分化成熟,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5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MA,30 mmol/L)、高糖模型组(HG,30 mmol/L)、高糖(30 mmol/L)+小檗碱治疗组(BBR,1.25μmol/L),干预24 h、48 h、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足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并用Q-PCR法检测podocin和nephri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NG对照组和MA对照组之间的细胞活力、凋亡率和凋亡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G对照组比较,HG模型组足细胞活力和足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podocin和nephrin的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这种高糖刺激作用可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与HG模型组比较,BBR治疗组足细胞活力和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docin和nephrin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糖环境可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且这种诱导凋亡作用与高渗环境无关;小檗碱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探讨了知柏地黄汤对大鼠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剂量激素治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针对7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将其分为空白组(C)、模型组(MG)、知柏地黄汤组(ZDD),每组各15只,采用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BSA)、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SS)制备大鼠MN伴激素性骨损伤复合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脏、股骨头病理及其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MG组比较,ZDD组24h尿蛋白、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TP、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损害较轻,免疫复合物IgG、补体C3荧光染色较弱,骨组织病理损害较轻。ZDD在对大鼠MN大剂量激素治疗中,可能具有缓解蛋白尿、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肾脏病理改变的作用,以及改善激素性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棱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30例、稳定型斑块组(B组)75例、不稳定型斑块组(C组)75例,检测每组患者发病时的血清visfatin水平;进一步将B、C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常规组37例和芪棱汤组38例,常规组给予包括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在内的脑梗死基础方案治疗,芪棱汤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芪棱汤(由黄芪、三棱、桑椹、天花粉、莪术、水蛭、枳壳等中药组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90 d、180 d对患者的visfatin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总积分等进行测定。【结果】(1)发病时,B组和C组的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A组,且C组visfatin水平较B组有更明显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中的常规组和芪棱汤组各时间点visfatin水平的过度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在治疗后的各个时间点,各组内的芪棱汤组对visfatin水平的过度表达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常规组(P0.05)。(2)疗程结束后,B、C组中的常规组和芪棱汤组的IM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各组内的芪棱汤组对IMT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常规组(P0.05)。(3)颈动脉粥样斑块总积分的改善情况:在B、C组中,常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68.6%,芪棱汤组分别为94.4%和91.7%,芪棱汤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总积分的改善疗效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棱汤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visfatin水平的高表达,并可改善该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热益气法治疗腹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腹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血脂康,治疗组予口服加味黄萸方,2组疗程均为10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身比(WHtR)、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BMI、WC、WHtR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BMI、WC、WHtR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G、TC、LDL-C均有下降,HDL-C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RP、TNF-α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CRP、TNF-α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萸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伴腹型肥胖患者的BMI、WC、WHtR及血脂水平,并可减轻患者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