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癌性骨痛(CIBP)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4大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中药复方治疗骨癌痛的临床研究,筛选经研究证实有效的中药复方,并对有效复方所涉药味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可视化。结果:最终纳入62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4 86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 413例,对照组2 450例。涉及62首中药复方,应用中药139味,总频次715次,性味以甘温为最,主归肝、肾、脾三经,功效以补虚为主,活血化瘀次之。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提示“熟地黄→骨碎补”关联性最强,聚类分析可将高频药物分为6类。结论:中药复方治疗骨癌痛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核心,“骨碎补→熟地黄”为治疗骨癌痛的核心药对,体现了中药复方治疗骨癌痛攻补兼施、标本兼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证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中关于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或经验探析。通过Excel建立证药数据库,通过COOC6.7、UCINET进行共现聚类分析,探索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262项研究,获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中药及中成药处方124首,中药268味,证素10个。常用药物依次为白术、甘草、黄芪等;性味以温性,甘味、苦味及辛味药为主;归经以脾、肺、胃3经为主;证药二模分析结果提示气虚—黄芪、阴虚—麦冬、血瘀—当归等关联度最高。结论: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遵循应通补、清泻、行散合法,消补兼施,以期达到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对乳腺癌小鼠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骨桥蛋白(OPN)有关。方法 将4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均采用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4T1.2的方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假手术组仅打孔,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治疗组建模后第1天腹腔注射ML385 2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注射28 d。将各组小鼠处死,记录模型组和治疗组的成瘤情况,并称取胫骨瘤重;采用Micro-CT检查观察各组小鼠胫骨组织骨质破坏情况,比较其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 Th)、骨小梁数目(Tb. N)以及骨小梁间隙(Tb. Sp);HE染色后观察胫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胫骨组织Nrf2、OPN阳性率。结果 模型组及治疗组小鼠胫骨成瘤率均为100%,胫骨瘤重分别为(0.921 0±0.358 2)、(0.575 1±0.228 3)g,两组比较P<0.05。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骨质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存在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益气解毒为主的中药复方对急性辐射损伤(ARI)小鼠全血细胞的动态防护作用。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和模型组灌胃去离子水,安多霖组和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各自的药液、中药复方水煎液,给药两周。两周后,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进行5.5 Gy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分别于照射后第1、7、21、35 d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并观察照后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记录、计算照后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生存率。结果:照射各组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均在照后1、7 d大幅度降低,在照后21 d和35 d均缓慢恢复;与同批次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低剂量组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均回升程度明显。照射各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在照后1、7、21 d逐渐降低,至照后35 d,各照射组均有所回升,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低剂量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速度较快。照后35 d内,模型组、安多霖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死亡8、7、5只,而中药复方低剂量组小鼠在全程无死亡现象。结论:益气解毒中药复方可以缩短照后小鼠全血细胞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对全血细胞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且降低ARI小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治疗骨癌痛(BCP)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药治疗BCP的临床研究或经验探析。将所用处方中的药物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数分析,SPSS聚类分析,Clementine关联规则分析,探索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研究97项,中药处方98首,中药158味。药物类别频数分析显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最多;药物频数分析中熟地黄、补骨脂、甘草、骨碎补等应用最多;性味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温性药、平性药、甘味、苦味及辛味药使用较多;归经以肝、肾及脾3经最多;聚类分析得到药对9对,3味药药组2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以牛膝,杜仲等置信度最高。结论:中药治疗BCP遵循局部活血化瘀、补虚;整体从水液代谢出发,以温性药等和化痰饮;治疗采用性平和温润药物,注重固护正气。  相似文献   
6.
湿热证是许多慢性疾病中的常见证候,在肿瘤患者中尤为常见。收集和整理中医肿瘤相关教材及指南中所有疾病及其证候类型,统计结果显示出现湿热证素疾病占82.4%~100%。结合期刊文献中肿瘤证型分布情况作出归纳总结,网络拓扑学分析显示,湿热证主要以“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居多。湿热证候在肿瘤患者中显示出较高出现频率,提示湿热证在肿瘤病因病机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加深对于肿瘤湿热证候病机演变规律研究和证候本质研究对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揭示“异病同治”重大科学命题并提供中医疗效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