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有周围神经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71例,测定入院时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后,随机分为3组:0组(n=75),ALA600mg与甲钴胺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组(n=75)ALA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2组(n=21),单纯降糖治疗。0组和1组均连续用药2周,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及记录FBG、PBG、TSS评分的变化,同时评价疗效的满意度。结果①治疗2周后,0组麻木、烧灼感等症状改善最明显,1组有所改善,2组无明显改善。②各组治疗前后TSS评分:0组和1组治疗后的T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未见明显降低(P>0.05)。③各组间TSS评分变化比较:三组间的TSS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满意度评价:医生和患者对0组的疗效,满意度明显高于1组和2组,0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8%,而1组仅32%,2组认为疗效不满意。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静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周内可见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α-硫辛酸,单纯降糖无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骨纤维结构不良(FD)的核素骨显像特征,并与原发性骨肿瘤、肿瘤骨转移以及Paget's病等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门诊或者病房收治的27例F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FD患者均接受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99...  相似文献   
3.
113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骨纤维结构不良症(F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113例F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为2~75岁的113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63例,平均发病年龄(26.0±16.3)岁,其中31岁以下占62.8%.主诉局部疼痛者79例,肿胀畸形者42例,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者19例,发生病理性骨折21例;其中单骨型91例(79.6%),共累及全身骨骼161块,以股骨最常受累;46例(40.7%)患者血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中位数为94 IU/L,3例患者出现低血磷;X线表现为病灶部位呈毛玻璃样变、丝瓜瓤及囊性膨胀性改变等;骨核素显像(ECT)表现为特征性放射性浓聚.结论 骨纤维结构不良好发于11~30岁之间,常单骨发病,股骨最易受累,因此,临床上对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的青少年,应及早行X线和血ALP等检查,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452名上海市健康成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骨密度,分析目前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的维生素D状况,并评价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于2010年1-4月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 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L1~4及髋部骨密度.根据血清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和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6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生化资料?尿微量白蛋白(MAU)以及踝肱比值(ABI)等指标?按MAU值分为MAU组和正常组,按ABI值分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AD组)和非PAD组,分别进行两组间血小板参数和临床资料的比较,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MAU组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MPV和PDW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 < 0.05)?PAD组腰臀比(WHR)?SBP和TC较正常组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 < 0.05),而血小板相关参数均未见统计学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TC?TG和PDW为影响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B > 0,P < 0.05)?SBP?WHR及HDL-C为影响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结论: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尤其是MPV和PDW,有助于早期预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6.3)岁,其中148名健康女性、153例骨量减少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共712人,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汉族人。用双能X线测量仪检测上述受试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股骨颈BMD低于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2.5和-2.5标准差为标准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排除继发性低骨量。检测VDR基因FokⅠ、ApaⅠ、CDX 2位点ESR 1基因的PvuⅡ和Xb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 378名老年男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8.0%)、Ff(50.0%)和ff(22.0%),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9.5%)、Aa(43.4%)和aa(47.1%);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2%)、AG(45.8%)和GG(32.0%);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14.1%)、Pp(46.0%)和pp(39.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5.0%)、Xx(36.8%)和xx(58.2%)。334名老年女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5.7%)、Ff(55.1%)和ff(19.2%),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2%)、Aa(44.0%)和aa(45.8%);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8%)、AG(47.9%)和GG(29.3%);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9.9%)、Pp(45.2%)和pp(44.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2.1%)、Xx(36.8%)和xx(6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老年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上述基因SNP频率分布未见差异(P均0.05)。结论 VDR的FokⅠ、ApaⅠ及CDX 2位点和ESR 1的PvuⅡ及Xba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纳入本研究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实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中期因子(MK)、总胆红素(TBIL)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效能,明确其在D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2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79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81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人群血清MK、TBIL表达水平,并对各项指标与DR的关系进行Pe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Midkine、TBIL在DR中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4组研究对象血清MK、TBI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K水平在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中依次升高,而TBIL水平在各组中依次下降。MK与DR发生呈正相关(r=0.779,P=0.005),TBIL与DR发生呈负相关(r=-0.657,P=0.012);且两者均是DR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257、0.681,P<0.05);MK与TBIL联合检测诊断DR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MK和TBIL表达水平均与DR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对D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同源异形盒(homeobox,HOX)基因在调节软骨分化和成骨细胞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目的是探讨HOXD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筛选711名(年龄61.8±6.9岁)老年男性(其中419例健康男性、276例骨量减少患者和16例骨质疏松患者)和617名(年龄58.9±6.4岁)绝经后妇女(其中272例健康女性、291例骨量减少患者和54例骨质疏松患者)共1328个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的汉族人。双能X线吸收仪(GE Lunar Prodigy和Hologie QDR2000)检测左侧股骨颈BMD(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诊断分别按照股骨颈BMD为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和-2.5个标准差,同时排除继发性低骨量的存在。使用Taqman荧光探针法检测HOXD4的3个标签位点:rs1867863、sr13418078和rs4972504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与其他人群不同,在我们的研究中rs13418078只发现CC基因型。在711例老年男性中,rs1867863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AA(40.5%)、AC(45.7%)、CC(13.8%),rs4972504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CC(51.6%)、CT(40.5%)、TT(7.9%);在617例老年女性中,~1867863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AA(42.3%)、AC(43.1%)、CC(14.6%),rs4972504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CC(53.5%)、CT(38.7%)、TT(7.8%);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未发现此两位点SNP在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频率分布的差异(P均〉0.05)。结论本研究第一次提示了HOXD4的rs1867863和rs4972504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10.
编者按:本期发表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潘红珍医师等题为“免疫抑制剂治疗糖尿病性肾脏疾病1例报告”一文,经本刊编委会有关专家审稿后,对该病例的糖尿病性质及糖尿病性肾脏疾病伴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以及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提出质疑。为此编辑部将专家审稿意见转达并与作者沟通后,作者对此一一作了回答。为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百家争鸣,编辑部特将专家审稿意见、作者答复连同该文一并刊出,以供读者参考,并欢迎针对性地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