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麻黄中酚类成分建立HPLC特征图谱,寻找其中指标成分,并对其在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中的分布及含量规律进行分析。利用HPLC-DAD建立酚类成分特征图谱,采用YMC-Pack ODS-A(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以0.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30, 350 nm。对46批次法定基源麻黄自采样品进行测定,所得图谱可实现基源间有效区分。结合主成分分析、峰面积分布分析,细致探讨图谱中12个主要成分峰对3种法定基源麻黄特征及差异的贡献:其中,10, 11, 12号峰峰面积在木贼麻黄中显著高于另两基源,利用其总峰面积值(木贼麻黄中高于146 mAU),可实现木贼麻黄与另两基源的有效区分;1号峰峰面积在草麻黄、4号峰峰面积在中麻黄中显著高于其他法定基源,分别为两基源麻黄中重要的差异成分峰;8,9号峰为3种基源麻黄中的共有特征成分峰;其余各峰在不同基源麻黄中的分布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辅助上述成分,实现3种法定基源麻黄的有效区分。进一步利用上述色谱条件,首次测定了法定基源麻黄中异牡荆素-2"-O-α-L-鼠李糖苷(1)、牡荆素(2)、茶花粉黄酮B(5)、草棉黄素-7-O-β-D-葡萄糖苷(6)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在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102.5%。所测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trace~1.55(1),trace~0.160(2),trace~0.284(5),trace~0.620(6) mg·g-1,且不同基源麻黄中,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1在草麻黄中质量分数(0.670±0.88) mg·g-1显著高于另两基源麻黄(除Ei-060630-2-2外低于0.16 mg·g-1); 6 在木贼麻黄中平均含量水平(0.260±0.039 2) mg·g-1达草麻黄(0.120±0.270) mg·g-1与中麻黄(0.136±0.485) mg·g-1中的2倍,此二成分对法定基源麻黄间区分有重要贡献。所建酚类成分HPLC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较为简便、准确,选定指标成分为区分麻黄基源、完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美军  左雪 《医药世界》2010,(8):927-927,929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不同护理方法的差异。方法 160例(320眼)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80例)和常规护理组(80例),给予不同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之间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在主观感觉、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循证护理对LASIK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左雪  韩萧茜  刘成浩  张蓉  邬国庆  杜勇 《卫生研究》2020,(2):285-289,319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D-葡萄糖醛酸等10种α-羟基酸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A为0.1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在Venusil XBP C8(4.6 mm×250 mm, 5μm)反相色谱柱上分离检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14 nm波长下检测。选取柠檬酸为参照物,建立其余9种α-羟基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校正因子进行各组分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结果 10种α-羟基酸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4。各组分精密度与24 h稳定性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9.3%~105.0%,相对标准偏差为1.0%~2.9%。共测定9批样品,比较一测多评法和回归方程法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均≤3.2%,两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节约对照品的使用,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化妆品中10种α-羟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不同护理方法的差异.方法 160例(320眼)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80例)和常规护理组(80例),给予不同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之间护理效果.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在主观感觉、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循证护理对LASIK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氧化型染发产品中对苯二胺等37种染发剂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在染发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HPLC法,以TechMate AQUA-STⅢ(250 mm×4.6 mm, 5μm)为色谱柱,以含4%(体积分数)乙腈的乙酸铵溶液-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35 nm和280 nm波长下进行测定。以2-硝基对苯二胺为参照物,建立该成分与其他3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利用fsi计算其他成分的含量;通过实际样品测定,将一测多评的计算值与标准曲线法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37种染发剂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1.7%~114.8%,重复性RSD均小于5.0%(n=6)。利用一测多评法与标准曲线法测定6批样品中各染发剂成分的含量,相对平均偏差(RAD)均小于4%,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同时对染发产品中37种染发剂进行定量分析,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节约对照品,可为染发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