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4-12诊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的奇偶性分为A组(应用3D打印虚拟手术)和B组(应用常规手术)。A组术前采用三维重建、虚拟复位、3D打印及个性化模型预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钢板一次性放置率、复位满意度、膝关节功能等。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16.8个月。2组切开显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复位固定时间上低于B组,2组钢板一次性放置率(χ~2=7.238,P=0.007)、复位满意度(χ~2=4.499,P=0.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HSS评分优良率91%,高于B组优良率7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8,P=0.194)。结论 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内固定可提升胫骨平台骨折整体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许璐  庞华  刘双  翁宇  杨天宇  左睿 《现代医药卫生》2023,(19):3247-3252+3256
目的 探讨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11C-β-CF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及经颅超声(TCS)检测对帕金森病(PD)及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该院核医学科行11C-β-CFT PET/CT检测的患者91例,其中PD 55例(PD组),APS 36例(APS组)。同时选取无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者11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黑质回声强度将研究对象进一步分为阳性组(38例)和阴性组(41例)。比较各组相关检测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对相关指标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PD组、APS组、对照组11C-β-CFT PET/CT检测参数(尾状核不对称指数除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检测参数与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尾状核及前壳核11C-β-CFT摄取值与A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参阅相关文献,综述了人参皂苷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在抑郁症中抗炎症因子和促炎症因子表达的不平衡,提出人参皂苷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炎症因子的调节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CT值的脊柱椎弓根螺钉软件自动规划方法,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方法:以CT值为主要指标,设计椎弓根螺钉自动规划方法(简称自动规划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CT检查的10例腰椎退变患者,在其CT图像上评价自动规划方法与手动人工规划所得螺钉轨迹的位置及CT值的区别.结果:自动规划推荐的螺钉直径和长度较为保...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标准化成年小鼠股骨骨缺损诱导膜模型.方法 取18只C57BL /6品系的小鼠,6只测量小鼠股骨解剖参数, 12只小鼠制备长度为3 mm的股骨干中段骨缺损.应用骨水泥髓内钉固定股骨,术后1周X线片验证内固定效果;术后4周获取骨水泥表面诱导膜组织,运用组织学染色观察诱导膜组织和正常骨膜组织的差异.结果 术后1周X线片证实1只小鼠出现内固定失效;术后4周,HE染色证实11只小鼠骨水泥周围均有典型诱导膜形成,建模成功率91. 7%.结论通过PMMA骨水泥髓内钉系统成功制备了成年小鼠股骨骨缺损诱导膜模型,4周后诱导膜形成良好,组织学证实其为小鼠诱导膜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对我院收治的42例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的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18~55岁,平均36.4岁。共有骨缺损部位43处,病种包括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慢性骨髓炎、骨折术后骨不连、骨肿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等,经去除硬化骨、死骨后骨缺损4~21 cm,平均8.7 cm。对软组织较好患者行一期清理或截除骨段+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骨搬运治疗,对伴有感染或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控制感染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一期或二期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骨搬运治疗或者直接短缩-延长法治疗。于截骨术后第7~10天开始骨搬运,1 mm/天,均匀分4次。术前术后拍患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患者骨搬运长度、外固定架佩戴时间,拆除外固定架后根据X线片计算骨痂直径率(callus diameter ratios,CDR),根据Paley评分标准评价骨搬运结果及功能,根据肘关节Mayo、膝关节HHS、踝关节Baird-Jackson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前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16.5个月。本组患者经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骨搬运平均延长8.6 cm,平均外固定架固定时间15.4个月。41处骨缺损获得满意愈合,2处骨髓炎患者术后复发,经敞开持续冲洗、换药愈合。经Paley评分标准评价治疗结果,骨性结果评价:优40处,良3处。功能评价结果:优40处,良2处,差1处。拆除外固定后平均CDR值88.3%。治疗前肘关节1处Mayo评分63分、膝关节HHS评分平均(60.89±8.87)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64.12±6.21)分;治疗后肘关节1处Mayo评分88分、膝关节HHS评分(87±5.45)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87.67±5.32)分,各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伴有或不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大段骨缺损的骨支架重建,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治疗方法应具有个性化,不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骨骼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骨骼肌细胞系,给予黄连素(0.25、0.5、1μmol/L)干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消耗;2-NBDG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分子对接模拟预测黄连素与胰岛素受体(InsR)、葡萄糖转运体1(GLUT1)、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蛋白对接效果;Western blot检测InsR-β、GLUT1、GLUT4、促分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黄连素能明显增加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及摄取;黄连素与InsR、GLUT1结合可产生氢键作用,与GLUT4结合可产生π-π键作用,与Insulin Receptor、GLUT1、GLUT4对接打分分别为-5.370、-8.117、-7.274;黄连素抑制了InsR-β蛋白表达,GLUT1、GLUT4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增加了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黄连素能促进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nsR-β,提高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而调控GLUT4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123I-间碘苄胍(123I-MIBG)及N-氟丙基-2b-甲酯基-3b-(4-123I-碘苯基)降托烷(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帕金森病(PD)与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的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 EBMR、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20年10月有关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PD与APS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根据显像结果将123I-MIBG SPECT/CT分为早期及延迟显像,评价其鉴别PD与APS的效能;采用Stata 16.0和Metadisc 1.4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 106例PD及365例APS患者。123I-MIBG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无明显阈值效应(r=0.58,P<0.05),而123I-FP-CIT存在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r=0.89,P<0.01);二者鉴别诊断PD与APS均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中高度异质性(I2均>50%);123I-MIBG早期及延迟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均有较高异质性(I2均>50%),故均以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数据。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2[95%CI(0.76,0.86)]及0.90[95%CI(0.84,0.94)],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68,0.93)]及0.27[95%CI(0.12,0.50)],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显示其AUC分别为0.87及0.81;123I-MIBG SPECT/CT早期及延迟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74[95%CI(0.63,0.82)]及0.82[95%CI(0.77,0.87)],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4[95%CI(0.78,0.98)]及0.79[95%CI(0.61,0.90)],SROC的AUC均为0.86。结论 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可互为补充用于鉴别诊断PD与APS;123I-MIBG早期及延迟显像的鉴别效能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槲皮素、木犀草苷对皮肤伤口再上皮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木犀草苷单独或联合处理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口, 隔天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别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伤口边缘皮肤再生情况、细胞增殖及表皮干细胞标志分子、β-catenin、c-Myc、Sox2表达;采用RT-PCR检测Sox2在表皮干细胞的表达。结果槲皮素、木犀草苷对小鼠能促进皮肤伤口愈合, 增加伤口周围新生皮肤表皮层厚度, 增加表皮基底层中增殖细胞和表皮干细胞数量以及β-catenin、c-Myc和Sox2表达;在体外能促进表皮干细胞表达Sox2。槲皮素和木犀草苷合用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具有相加效应。结论槲皮素、木犀草苷通过上调β-catenin、c-Myc、Sox2表达促进表皮干细胞增殖, 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两者合用具有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10.
左睿  刘双  庞华  许璐  田方芳 《放射学实践》2023,(10):1320-1326
目的:探究131I-MIBG SPECT/CT在鉴别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C)及皮质腺瘤(CA)的应用价值及不同采集时间和本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3月-2021年11月于行131I-MIBG SPECT/CT显像并取得术后病检的所有患者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共纳入53例患者,包括24例PCC,12例副神经节瘤(PGL)和17例CA,比较131I-MIBG SPECT/CT融合图像中PCC、CA及PGL 3组间病灶MIBG的摄取及形态差异;正常肾上腺组织也可能少量摄取MIBG,故本研究选取34例左侧正常肾上腺作为对照组,比较其与所有肾上腺病灶的MIBG摄取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31I-MIBG SPECT/CT相关指标的诊断效能,并比较131I-MIBG SPECT/CT在不同时间、不同本底的诊断效能有无差异。结果:(1)31名患者同时行24 h、48 h的131I-MIBG SPECT/CT,发现24 h显像对肾上腺病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