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对蒲地蓝消炎片进行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 对处方中的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4味药材采用显微或TLC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含量测定中黄芩苷进样量在5.008~100.16 µ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黄芩苷的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0.95%(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受外界干扰因素少,重现性好,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后,国家和各省药监部门相继发布实施了约440个品种的配方颗粒标准。基于前期工作,笔者拟对山东省配方颗粒标准复核和审评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原料执行标准及区分技术、制法项辅料加入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合理性、特征图谱信息量及重复性、标准物质命名及可及性等方面内容,并对现阶段我国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品种覆盖面、规格差异、质量控制项目完整性等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推动省级标准升国家标准、加速标准物质研发、倡导使用优质原料、探索优质产品评价路径、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管等建议,以期为配方颗粒国家和省级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配方颗粒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我国配方颗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