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仲良  崔凤 《中医正骨》2005,17(5):54-54
郭某,男39岁,2004年1月被汽车碰伤额面部,当即额面流血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伤后入当地乡镇卫生院行额面部清创缝合,次日吞咽食物时有梗阻之感,遂来我院就诊.检查见颈椎呈前屈状态,颈椎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功能明显受限,颈部肌肉僵硬,颈前区压痛,四肢肌力感觉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C2椎体前柱骨折,骨折块上窄下宽,骨折块向前翻转移位,C2椎体向前半脱位,颈椎生理屈度变直;张口位片示,齿状突无骨折.CT检查示C2椎体前柱骨折,两侧椎弓无骨折,椎管内无骨折片压迫,C2~3椎间盘无突出.诊断为C2椎体前柱骨折并吞咽梗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肝脏原发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PS)的CT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原发性UP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6例肿瘤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1例位于尾状叶。6例病灶呈不规则形,边界模糊;2例呈类圆形,边界尚清。7例呈混杂密度,1例密度较均匀。8例肿瘤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肿瘤强化程度、范围均进一步增加;6例肿瘤延迟期持续强化。4例肿瘤并发下腔静脉或门静脉癌栓。结论 肝脏UPS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于1983年Steeper和Rosia两位科学家首次报道[1]。AA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间质组织,具有向周围软组织钻孔样生长的独特生物学行为;多发生于盆腔软组织的局部,富于黏液和血管[2]。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Argiró等[3]研究发现,AAM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目前,AAM的CT与MR影像表现国内仅限个例报道,缺乏对该病例的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能够高效、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组织。树突细胞(DC)是已知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摄取各种抗原,体内外能激发T细胞增殖,诱导特异性CTL生成。自然杀伤(NK)细胞在由DC引起的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NK-DC细胞的相互作用在CTL反应中的作用引起关注。现综述DC、NK细胞在诱导抗肿瘤CTL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肝脏扫描的最佳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实验组将6组不同血红蛋白浓度液体和5组不同浓度的肝囊肿穿刺液埋于载体中,经0.5 T超导MR机行T2WI及FLAIR序列(TR6000 ms,TE 100 ms,TI 1500/1700/1900 ms)扫描,检测并分析相同病灶在T2WI及不同TI值的FLAIR成像的信号强度。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FLAIR成像随液体蛋白浓度(≥1.64 g/dl)升高和TI值延长其信号呈逐渐升高趋势,优选参数FLAIR成像(TI 1700 ms)可鉴别肝囊肿与肝血管瘤(P<0.05)。结论:FLAIR成像可初步判定液体蛋白含量,优选参数的FLAIR成像结合常规SE序列可提高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探讨多参数MRI对早期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7例行MRI检查[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DCE)]的早期PCa患者,2位放射科医师在不提供任何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参照PI-RADS V2分析T2WI、DWI和DCE图像,按12分区法对前列腺各个分区出现癌的可能性进行评分.共组成4种方案.方案1:T2WI;方案2:T2WI+DWI;方案3:T2WI+DCE;方案4:T2WI+DWI+DCE.根据影像评分和病理结果对照,计算4种方案对早期PCa癌区和非癌区的平均PI-RADS V2评分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取约登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PI-RADS V2评分为界值,统计4种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27例早期PCa患者共纳入324区,119个癌区和205个非癌区,其中64个外周带癌区,55个移行区癌区.在方案1~4中,早期PCa癌区的PI-RADS V2评分分别为3.13±1.19、3.27±1.15、3.28±1.23、3.33±1.16,非癌区的PI-RADS V2评分分别为1.98±0.90、1.91±0.91、2.03±0.99、1.94±0.96,2组间PI-RADS V2评分在每种方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方案诊断早期PCa的AUC从大到小依次为:方案4(0.819)、方案2(0.810)、方案3(0.772)、方案1(0.765),各方案间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1~4均以PI-RADS V2评分≥4分为临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5.40%、56.30%、59.70%、61.34%;特异度分别为95.10%、96.10%、89.80%、96.60%;准确度分别为76.85%、81.48%、78.70%、83.65%.结论 多参数MRI有助于提高早期PCa的检出及诊断准确度,其中以T2WI+DWI+DCE的诊断价值最高.PI-RADS V2是一种评价早期PCa较好的半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在鉴别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与T2高信号纤维腺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3例单纯型黏液癌和T2高信号纤维腺瘤(31例),对比分析MRI特征差异。结果 两组在年龄、形态、T1高信号、平均ADC值、延迟强化方式、T2低信号分隔、T2低信号分隔强化、TIC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黏液癌发病年龄多大于40岁(22/23),形态多样,而纤维腺瘤中位年龄37岁,其中半数以上小于40岁(18/31),形态上呈圆形、卵圆形及分叶状;增强延迟期单纯型黏液癌体积较大,病灶呈岛状强化(6/23),较小病灶表现为环形或蜂窝状强化(11/23)、不均质实性强化(5/23),且绝大多数病灶内部存在无强化区,而纤维腺瘤多为均质(11/31)或不均质(19/31)实性强化;单纯型黏液癌T2低信号分隔,在黏液成分较多时可见分隔延迟强化,黏液较少时低信号分隔与肿块同步强化、分隔消失,而纤维腺瘤T2低信号分隔无强化;单纯型黏液癌平均A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DC及IL-2,IL-15维持NK细胞体内活性的作用效果。方法 DAPI标记的NK细胞输入负瘤小鼠体内,同时分别给予DC、IL-2及IL-15,不同时间取肿瘤组织,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MTT法测NK杀伤活性。结果 DC可增强NK杀伤活性,NK/DC为1∶1时NK细胞杀伤活性强于NK/DC为10∶1时(P〈0.05)。肿瘤组织内NK分布呈时间及剂量相关性,DC组NK浸润数量多于IL-2组及IL-15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4小时内DC可维持并促进NK细胞活性,无需依赖外源性细胞因子。NK与DC的相互作用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氡及其子体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情况。[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4只,采用HD-3型多功能移动式氡室进行动态吸入染毒,按照氡染毒的累计暴露量,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获取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以多核细胞法检测该两种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结果]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随氡累积暴露剂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剂量-效应关系明显,拟合的函数分别为(?)=1.785×10~(-5)D~2 1.174×10~(-3)D 1.054和(?)=3.538×10~(-5)D~2 8.338×10~(-4)D 1.032。[结论]氡及其子体能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心  崔凤 《中国保健》2010,(8):95-96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也是诱发加重糖尿病等并发症的重要的、常见的原因之一。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后病情复杂,两病相互影响,促使疾病加重。我们从整体护理的理念出发,对200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取得明显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