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员郝某,女性,18岁,学生。以发热(T39.6℃)、双下肢散在不规则红斑块8天入院。伴双眼球结膜出血,尿血,咯血。血常规:WBC14×10~9/L,N 0.86,L 0.14,血小板75×10~9/L。发斑块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诊断为“原发性紫癜”。给予激素治疗五天后双下肢红斑消退,诸症缓解,体温、血压正常,心率80次/分钟。停用激素后换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毫升,双黄连粉1.8克静滴后发现病员心率41次/分钟,病员无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通便汤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用益气通便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6%。结论:益气通便汤加减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痄腮为儿科常见病,西医病名为“流行性腮腺炎”。因患者发病后迅速出现两侧腮腺红肿疼痛、高热等症状,故各医家在治疗上多偏重于清热、解毒、散结等治疗。但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先后治疗了60多例该病,体会到采用疏散风寒和清热散结表里同治、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缩短病程,而且疗效也优于偏重于清热散结者,现将其中病历完整的2例病案报告如下。   1 病例1   杨某,女,11岁。初诊时间:2000-01-23。   主诉:右耳下红肿疼痛,伴发热恶寒2天。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下红肿疼痛,伴发热恶寒,不咳嗽,咽微痛,纳、眠尚可。查体:体温37.5℃;右耳下腮腺部红肿压痛,摸之灼手;咽不红肿,扁桃体(-),左侧耳下及双侧颌下淋巴结无肿大,无结节;脉浮紧,舌质红,苔白薄。   诊断:“痄腮”,辨证为风寒束表,热毒蕴结。治以疏风散寒,清热解毒散结。内服自拟方:苏叶、羌活、独活、防风、苏木、柴胡、夏枯草、银翘、黄芩、蝉衣各10 g,桔梗、蒲公英各15 g,2剂;外敷“金黄散”。   2000-01-25复诊:诉回家当晚,腮部红肿疼痛加重,体温:38℃,遂加服中药2次,次日退烧,腮部疼痛减轻。复诊时见腮部红肿疼痛已明显减轻,按之略有疼痛,不灼手,仍有轻度恶风症状,舌质淡红,苔白薄少津,此乃风寒之邪未尽,有里热伤津之征。继续服用疏风散寒,清热解毒散结之药,并佐以养阴。自拟方:苏叶、防风、羌活、柴胡、黄芩各8g,夏枯草、僵蚕、蝉衣、生地各10g,桔梗、蒲公英、玄参各15g。服用2剂后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参照《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变通白头翁汤加减组方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2%以上。结论:自拟变通白头翁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效果好。治疗同时观察到服药后患者的睡眠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引阳入阴之法治疗失眠证。方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并温胆汤加减为基础方,辨证施治,引阳入阴。结果:治疗属实或虚实兼杂的失眠证,均获较好疗效。结论:辨明虚实,法随证变,审证化裁用药,是治疗失眠证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变通白头翁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80例用变通白头翁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25%。结论:变通白头翁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温病条辨>中上焦宣痹汤加味治疗咳嗽19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90例中,男72例,女118例;年龄19~85岁.均排除肺脏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咳嗽,诊断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A组用自拟胃溃疡汤、雷贝拉唑,B组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结果:A组上腹疼痛消失比B组更快,幽门螺杆菌(Hp)消除率更高(P0.01)。结论:中西药合用症状缓解快、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高,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