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心跳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12月CCU收治的38例心跳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给予规范化的治疗、科学及精心护理.结果 38例患者,其中33例经规范化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平稳顺利转出CCU;另外5例患者发生脑死亡,因家属主动放弃治疗而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2.1%.结论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病隋危重、死亡率高,尽早为患者制定规范化治疗措施及有效实施科学、精心护理对成功抢救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心理康复干预方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方法采用量性和质性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量性研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本科收治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质性研究采用访谈法对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横断面调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得分(64.80±14.64)分,自我效能、职业为干部是患者的心理弹性的预测因子,解释心理弹性总变异的42.6%;质性研究发现经济状况是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与职业为干部呈显著的负相关,经济条件也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不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针对其预测因子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ASI心电图导联在CCU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CCU收治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68例,通过EASI导联监护的方法,及时观察ST段变化趋势。结果:EASI衍生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EASI导联系统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易为临床接受。结论:EASI导联所需电极较少,但可反映12导联心电图的心电信息,可更好地对危重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同时,由于电极安放位置明确,干扰少,而且监测的同时可以不影响临床其他治疗和检查,在临床工作中,EASI导联可完全取代常规监护导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时段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CCU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CU2011年9月~2013年4月,留置胃管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时段腕带式或者手套式保护性约束,对照组则在留置胃管期间持续采用腕带式或者手套式约束方式,观察两组留置胃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采用分时段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与持续性约束对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时段保护性约束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减少局部皮肤损伤,而且尊重了患者的意愿、维护了患者的尊严,真正体现了人性化、舒适化护理;因此,在CCU实行分时段保护性约束是人性化的、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荆肾病(CIN)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13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病人中25例并发造影剂肾病病人的llg床资料,分析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25例CIN患者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8例,合并高血压6例,大剂量使用造影剂2例,高龄2例。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AMI患者行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发病率高,危险性大,采取有效的早期预防和护理对改善痰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半自动除颤监护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012年1月至12月入院的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50例患者进行半自动除颤监护24h.结果 50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后2h内出现电风暴-室颤,均在1min内予除颤,及时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达100%;误报警室颤2例;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结论 在CCU应用半自动除颤监护简捷、方便、高效率,能够及时有效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电风暴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PiCCO监测下对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精细容量管理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3例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PiCCO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或强心药及调整其剂量,以改善心功能达最佳水平.结果 13例患者监测满意、救治成功率达100%.经PiCCO监测进行容量管理后,所有患者CI、CFI、MAP均较监测前有明显升高,ITBI、ELWI、SVV、SVRI、CVP均较监测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PiCCO监测技术可精确、敏感、全面地为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精细的容量管理;护士必须正确掌握导管的护理和测量的方法,熟悉各种参数的意义,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来协助临床治疗及对病情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CU危重患者应用PICCO监测指导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自2011年9月—2012年7月期间,对CCU25例危重患者进行PICCO监测指导治疗,并给予从导管护理至心理护理等全方位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达88%。结论对于PICCO新技术的开展,必须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不但要掌握PICCO的正确测量方法,而且要熟知各参数的正常值、异常值及其临床意义,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精细的容量管理,以调整患者心功能达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