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尹雪皎  孙伟 《河南中医》2013,33(3):342-344
孙伟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外感、湿热、瘀血为标,提出治疗慢性肾脏病当益肾清利、和络泄浊,“肾络失和”为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故“和络”为治疗关键.和络之法不外虚实两端:虚则扶正理虚、养脏和络,实则祛邪通络.  相似文献   
2.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重要发病机制,其关键步骤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黏附性消失、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表达和细胞骨架蛋白重组、肾小管基底膜破坏、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等.这些关键步骤不仅与多条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有关,而且,在体内外可被一些单味中药(黄芪、冬虫夏草、丹参等)及其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黄芪当归合剂、益气活血方等)所干预.中药通过干预肾小管EMT病变过程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黄蜀葵花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机制和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蜀葵花Abelmoschus manihot(AM)中分离出20余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鞣酸类以及长链烃类等化合物。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AM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manihot,TFA)。AM制剂——"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纤维化、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在临床上,黄葵胶囊可以治疗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等常见CKD。其临床疗效主要表现在改善CKD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和血尿,提高肾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孙伟  尹雪皎  涂玥  万毅刚  刘红  胡浩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1):4082-4089
目的:探讨芪附汤改善阳虚证模型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芪附汤组(C组)、依那普利组(D组)。通过腺嘌呤灌胃联合单侧输尿管接扎术(UUO)的方法而建立RIF模型。造模成功后,C,D组大鼠分别经灌胃给予芪附汤水煎液或依那普利悬浊液;其余2组大鼠经灌胃给予蒸馏水,共干预3周。各在药物和蒸馏水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3周末,分别称量大鼠体重,并检测24 h尿蛋白排泄量(Upro)、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药物干预第3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抽取血液,摘除左肾,称重,并留取相应标本,观察肾脏外观和肾小管/间质形态;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检测肾组织中上皮型黏钙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芪附汤可以改善模型鼠血清中降低的c AMP和c AMP/c GMP;减少模型鼠升高的Uβ2-MG、尿NAG酶,改善肾间质细胞外基质及其胶原沉积,上调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肾组织α-SMA,TGF-β1,CTGF,p-ERK1/2蛋白表达;但是,对Scr,BUN,UA没有影响。芪附汤改善RIF的作用优于依那普利。结论:芪附汤可以改善模型鼠阳虚证指标以及尿β2-MG、尿NAG酶排泄,它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肾组织α-SMA,TGF-β1,CTGF以及ERK1/2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ERK1/2蛋白表达,改善肾小管EMT,从而减轻RIF。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温肾健脾定脊汤辅助西医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因子、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将60例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列为西药组,将60例采用温肾健脾定脊汤辅助西医治疗的患者列为中西医组,治疗结束后统一进行为期6个月短期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及随访期间的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组的腰脊冷痛、屈伸不利等中医主证以及腿膝酸软、畏寒肢冷等中医次证积分低于西药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因子水平低于西医组,治疗后3、7、14 d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中西医组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低于对照组、Bath强直性脊柱炎衡量指数(BASMI)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予以强直性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