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1979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其载方多由一味或几味药物简单组合而成,没有确定的组成原则。《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中医学系统理论的基本形成,方剂的组成原则就首见于此,此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始终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组方配药。在方剂组成中,君药与臣药性能多与治法相吻合,而佐药与使药常见有与治法相背者。现就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方剂学》的方剂中具有佐制和引经等作用者,作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2.
B超诊断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假性憩室王金爱,马志琴,刘丽芳,尹素娟附属二院功能科(050000)邢台地区威县医院B超室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压迫尿道,出现尿路梗阻是常见症状[1]。最后易导致膀胱内尿液潴留,膀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檞皮素(QUE)促进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用0.01μmol/L、0.1μmol/L、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QUE干预MSCs,MTT法检测各浓度QUE对MSCs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试剂盒检测各浓度QUE对MSCsALP表达的影响;(2)用ERK1/2抑制剂干预后,加入QUE,用ALP测定试剂盒检测ALP的表达,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和骨钙素(BGP)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ERK1/2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骨形成蛋白2(BMP-2)mRNA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结果:(1)0.1μmol/L、1μmol/L和10μmol/LQUE剂量依赖性地促进MSCsALP的表达,同时能促进MSCs的增殖;(2)与空白组相比,QUE组ALP、BGP和ColⅠ表达均增加(P<0.01),加入ERK1/2抑制剂后,磷酸化的ERK1/2表达减少(P<0.05),同时ALP、BGP和ColⅠ表达降低(P<0.01);(3)与空白组比较,QUE组TGF-β1mRNA、BMP-2mRNA和Cbfα1mRNA的表达均增加(P<0.05),加入ERK1/2抑制剂后这3个基因的表达都下降(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QUE能促进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ERK通路的激活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6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功能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6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回顾性分析50名同期于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将2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MTHF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血清Hcy的相关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组研究对象基因型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TT、TC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升高,而CC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下降(P均<0.05),研究组患者T等位基因频率为62%,C等位基因频率为38%,相较于对照组的2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血清Hcy、TSH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上升(P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检测其耐药性,并观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的568例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妊娠结局以及B族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568例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89例,阳性率为15.67%。不同年龄、体重指数、教育程度、是否有流产史、是否患阴道炎和糖尿病的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7、7.368、13.158、7.066、38.671、39.214,均P<0.05)。B族链球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和万古霉素显示完全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和头孢唑林的敏感度也较高,均在90%以上;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敏感度较低,分别为31.46%和35.96%。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组的早产儿、新生儿感染、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χ2=19.758、13.547、19.278、16.733、24.717,均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阴性组(t=23.62,P<0.05)。 结论 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危害较大,感染与孕妇年龄、体重、教育程度、流产史、阴道炎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对感染者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 β1(rhTGF-β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4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的作用,阐释其对MSCs骨向分化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MSCs;用MTT法检测0、5、10、20、40、80和100 μg/L rhTGF-β1对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以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ALP染色阳性率确定rhTGF-β1的最佳促MSCs骨向分化浓度,并以该浓度对MSCs骨向分化进行干预。按是否添加经典成骨诱导液将实验分为:正常组、经典组、rhTGF-β1组和rhTGF-β1+经典组。通过检测ALP、I型胶原、骨钙素表达和钙化结节的数目,评价各组骨向分化能力;通过检测BMP-2、Smad4和Cbfa1 mRNA的表达,评价各组促MSCs骨向分化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rhTGF-β1最佳促MSCs增殖浓度为10 μg/L,最佳促MSCs骨向分化浓度为5 μg/L。经典组、rhTGF-β1组和rhTGF-β1+经典组均能促进MSCs骨向分化,刺激BMP-2分泌,并上调Smad4和Cbfa1 mRNA的表达,且rhTGF-β1对MSCs成骨分化的早期、中期效果好,而rhTGF-β1+经典组对MSCs成骨分化的晚期效果更为明显。结论:经典组、rhTGF-β1组和rhTGF-β1+经典组均有促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BMP-2的分泌,通过TGF-β超家族/Smads信号通路调控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