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脑血管介入术中、术后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80例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血尿素氮(BUN)水平降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血肌酐(Scr)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活化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芒硝脐周腹壁外敷治疗腹部介入术后腹胀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腹部介入手术术后腹胀患者肌注胃复安、口服莫沙比利、吗丁啉等治疗无效者,应用芒硝脐周腹壁外敷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痊愈73例,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7.2%。结论芒硝脐周腹壁外敷治疗腹部介入术后腹胀效果满意,本法操作简便,价廉,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男19例,女9例,年龄28~81岁,中位年龄56岁。其中肝癌术后转移7例,胰腺癌术后转移5例,胃癌术后转移3例,结直肠癌术后转移1例,卵巢癌术后转移1例,食管癌术后转移2例。按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Ⅰ级5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均药物止痛效果欠佳。均在CT导引下行125I粒子永久组织间植入治疗。结果 28例疼痛患者中,1周后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有效率82.14%。1个月后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85.71%。3个月后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92.86%。6个月后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96.43%。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对控制患者疼痛症状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动脉灌注四联化疗对高龄胃底贲门癌治疗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择89例高龄胃底贲门癌患者行超选性胃左动脉灌注化疗。结果89例症状明显改善,65例体重较前增3~5 kg,76例胃镜:癌灶不同程度缩小,13例钡餐造影示:癌灶缩小。0.5、1、2年生存率92.13%、76.4%、29.2%。36例无明显不良反应,53例上腹胀饱、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42例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结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表阿霉素、卡铂四联药物动脉灌注治疗胃底贲门癌,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治疗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的价值。方法 以液氮冷冻法建立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30只,建模后4周分为3组行DSA引导下动脉灌注。实验组12只,动脉灌注aFGF;药物对照组12只,动脉灌注尿激酶、丹参、罂粟碱;假手术对照组6只,动脉灌注生理盐水。动脉灌注后4周,对3组行股骨头区造影及骨密度检测后,处死实验兔行组织学检查,记录空骨陷窝阳性数。另对实验组于动脉灌注前及灌注后4周处死前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 造影示实验组股骨头区血管及侧支循环明显多于药物对照组及假手术对照。骨密度检测示实验组骨密度(0.65±0.0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0.55±0.03)及假手术对照组(0.44±0.04,P均<0.05)。动脉灌注前及灌注后,实验组各肿瘤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空骨陷窝阳性数(13.92±1.67)明显低于药物对照组(18.50±1.45)及假手术对照组(23.17±1.94,P均<0.05)。结论 动脉灌注aFGF可促进股骨头区侧支循环建立,加速液氮冷冻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修复,较动脉灌注常规药物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的MD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07~2015-07期间,45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及鼻窦内恶性肿瘤的多排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呈软组织肿块,36例(80.0%)密度均匀,8例(17.8%)肿瘤内可见坏死区,1例(2.2%)肿瘤内可见斑片状及结节状钙化,33例(73.3%)边界不清,38例(84.4%)形态不规则,5例(11.1%)呈结节状,2例(4.4%)呈柱状,32例(71.1%)伴有骨质破坏。肿瘤原发于鼻腔例25(55.6%)上领窦14例(31.1%),蝶窦1例(22%),无法辨别起源5例(11.1%)。病理检查为鳞癌20例(44.4%)(低分化7例,中-高分化13例),恶性淋巴瘤8例(17.8%)(均为NK/T细胞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6例(13.3%),腺样囊性癌5例(11.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4.4%),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4.4%),神经源性肉瘤1例(2.2%),纤维肉瘤1例(2.2%)。结论:恶性淋巴瘤、腺样囊性癌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能很好地显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变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但对肿瘤定性诊断仍较困难。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 CT 血管成像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80 例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 CT 血管成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 例,未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 CT 血管成像)与观察组(40 例,在介入治疗前行 支气管动脉 CT 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中责任动脉检出率(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介入治疗时间、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以及导管使用数量等手术一般情况均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成功止血率(100.00 %)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咯血介入治疗前支气管动脉 CT 血管成像可显著提高责任动脉检出率,提高介入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呃逆治疗价值。方法 89例肝癌TACE术后呃逆应用屏气、喝水、肌内注射胃复安、口服奋乃静等治疗无效者,应用利他林20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痊愈46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癌TACE术后呃逆效果满意,而且本法具有起效快、不易复发、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