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小儿秋季腹泻患儿92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并施以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治疗率达98.3%。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我院儿科在近年来平均每日输液量400人次左右,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闫俊凤  刘云  尹建春 《医学综述》2012,18(14):2197-2199
肺部感染已成为手术患者并发感染的首位原因,也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将影响患者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应从患者因素、手术相关因素方面对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控制对策,降低老年结直肠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急性期常见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h~72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下面将针对脑卒中病人鼻饲时置管的方法、鼻饲液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吞咽康复护理体会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去年脑卒中患者减少压疮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和水临床护理路径选取符合诊断的60例高危压疮去年脑卒中患者,以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压疮评定标准对患者做评定。结果;出院时压疮恢复率,完好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护经对去年脑卒中患者减少压疮的疗效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在手术、化疗、儿科和重症患者基本上都使用静脉留置针,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感染现象时有发生,任何原因造成机体的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都会引发静脉炎。初期患者有发热,在留置针局部有轻微疼痛和红肿,严重时除红肿热痛外,还可触及静脉硬结或索条。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多发生于基底节附近,其次是桥脑和小脑,多数患者突然发病,起病急骤,因颅内压骤然升高常伴头痛、呕吐,如不及时抢救,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危及生命,死亡率可高达40%-60%,其中40%左右的死亡在发病48h以内^[1]。其存活者致残率也很高,我科针对此类疾病多发病凶险,病情进程迅速,若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均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7例重度水肿患者采用BD21G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治疗。结果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此方法建立静脉通路,成功率高,减轻患者痛苦,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针对新生儿的易感因素,加强了医疗、护理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病房感染,现报道如下。1易感因素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使新生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胎龄越小或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的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病  相似文献   
10.
刘云  闫俊凤  尹建春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2539-2540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医院感染特点,探讨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2月在血液科住院的4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率为29.87%,例次感染率为38.74%;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占首位,为51.39%;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75%,革兰阳性菌占29.37%,真菌占18.88%。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化疗、粒细胞绝对计数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