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甲组(33例)、乙组(27例)、丙组(30例),甲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乙组应用氢氯噻嗪治疗,丙组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用药治疗,观察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甲乙丙三组总有效分别为75.76%,74.08%,96.67%,与甲组、乙组比较,丙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且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用药治疗高血压,较单独用药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少,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将124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给予氨氯地平5mg,1次/d治疗,B组42例给予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C组42例给予依那普利5mg联合氢氯噻嗪25mg,1次/d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C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E为三组中最低;三组在不良反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组方案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方案,药物经济学分析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片(钙尔奇D)600 mg·d^-1,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每日3次,一次2粒.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积分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仙灵骨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改善其临床症状,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别白首乌藤与夜交藤.方法:对白首乌藤进行了性状、粉末及理化方面的鉴别研究,并与夜交藤进行了列表比较.结果:白首乌藤与夜交藤在形状、表面、断面及叶着生方式等方面有较明显区别;在粉末及理化方面也有差异.结论:二者应明确区别,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别白首乌藤与夜交藤。方法:对白首乌藤进行了性状、粉末及理化方面的鉴别研究,与夜交藤进行了列表比较。结果:白首乌藤与夜交藤在形状、表面、断面及叶着生产式等方面有较明显区别;在粉末及理化方面也有差异。结论:二者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方法HPLC法,流动相:乙腈一水(30:70),检测波长204nm。结果人参皂甙Rb1的线性范围:0.075mg~1.20mg,r=0.9925,回收率为99.3%,RSD为3.1%。结论本法灵敏、准确,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双黄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虎杖、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剂中大黄和虎杖的大黄素含量。Elite C18色谱柱(200 mm&#215;4.6 mm,10μ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60∶40∶1),检测波长437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大黄素对照品在0.0788~1.57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0.83%(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双黄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