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改变,为今后早期识别、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部和门诊部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血浆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态、辅酶II氧化还原态异常,肺部病理活检均提示上皮样细胞性肉芽肿性炎。X线和CT表现复杂多变,X线提示单侧多发结节和气腔实变,双侧多发结节、粟粒、气腔实变;CT提示病变呈单侧、双侧多发性分布,累及多叶、多段,多发小结节变、气腔实变、空洞变、纤维索条变、磨玻璃样变等。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极易忽视,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改变,在诊疗过程应仔细甄别,早期识别、诊断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百合固金汤治疗耐多药结核病33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一大批抗结核药的发现,结核病曾一度得到很好控制。但也出现了有关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的报道,耐药结核病尤其耐多药结核病的日渐增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结核病的控制。为评估百合固金汤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价值。我们对66例耐多药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法联合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将80 例CAG 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升阳益胃汤联合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法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内镜病理积分、胃蛋白酶原、免疫炎性指标及miR-26a、miR-32 表达,并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内镜病理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4 周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内镜病理积分、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2 周、4 周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后、4 周后,2 组miR-26a 表达升高(P<0.05),miR-32 表达降低(P<0.05),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法联合升阳益胃汤治疗CAG 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减轻炎性反应,调节miR-26a、miR-32 表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脂肪肝是近年来健康体检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它可伴有高脂血症、高血糖、体重超重或与心脑血管疾病并存,也可出现在正常群体。脂肪肝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现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老年体检中心60岁及以上人员的体检资料加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MRC1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病易感性的联系. 方法 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中国汉族454例和维吾尔族595例人群的MRC1基因的第7号外显子6个SNPs(G1186A、G1195A、T1212C、C1221G、C1303T和C1323T)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检测,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 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中G1186A位点等位基因G型分布频率在肺结核病组和正常健康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37;OR =0.76;95% CI:0.58~0.98);AG基因型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OR=0.57;95% CI:0.37 ~0.87).在年龄和性别校正后,G1186A位点在显性(P<0.01;OR=0.59;95% CI:0.40~0.87)、超显性(P =0.045;OR =0.69;95% CI:0.47~0.99)和加性模式(P =0.041;OR=0.76;95% CI:0.59 ~0.99)时,与肺结核病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维吾尔族人群中G1186A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31;OR=1.29;95%CI:1.02 ~ 1.62);基因型分析发现AA基因型在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3;OR=1.64;95% CI:1.04~2.60);在年龄和性别校正后,G1186A位点在加性模式下与肺结核病存在相关性(P=0.033;OR=1.28;95% CI:1.02~1.61).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构建的单体型GGTCCT(P=0.032;OR =0.75;95% CI:0.57 ~0.97)和GGTCCC(P=0.044;OR=0.57;95% CI:0.33 ~0.99)与肺结核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 MRC1基因G1186A位点与中国人群肺结核病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部相关疾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从细胞免疫水平探究肺部相关疾病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于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呼吸科就诊的肺部疾病患者84例,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肺结核组(n=34)、肺癌组(n=25)及非结核性肺炎组(n=25),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n=35)。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表达CD3^+CD4^+、CD3^+CD8^+、CD3^+CD45RA+/CD45RO^+、CD3^+HLA-DR^+、CD8^+HLA-DR^+、CD4^+CD25^+的百分比,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结核组、肺癌组、非结核性肺炎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4^+/CD8^+比值(1.01±0.48、1.17±0.39、1.35±0.55)低于健康对照组(1.48±0.52,t=2.562,t=2.341,t=2.112,P<0.05);肺结核组、肺癌组、非结核性肺炎组表达CD3^+CD45RO^+的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65.20%±12.63%、56.70%±9.98%、55.90%±9.29%)高于健康对照组(49.60%±11.52%,t=3.422,t=2.647,t=2.084,P<0.05),且肺结核组高于肺癌和非结核性肺炎组(t=2.153,t=3.112,P<0.05);肺结核组、肺癌组表达CD3^+HLA-DR^+的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19.59%±7.01%、21.7%±7.34%)高于健康对照组(11.40%±5.33%,t=2.383,t=2.533,P<0.05);肺结核组表达CD8^+HLA-DR^+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11.26%±4.88%)高于健康对照组(7.10%±3.07%,t=2.244,P<0.05);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表达CD4^+CD25^+的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10.70%±3.06%、10.40%±2.33%)高于健康对照组(8.20%±2.79%,t=2.647,t=2.662,P<0.05)。结论肺结核、肺癌和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表达改变,尤以肺结核患者改变最显著,可能与肺结核独特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鼻饲患者胃排空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行鼻饲并出现胃排空障碍的老年患者,抽签分入A、B、C 3组.A组予鼻饲能全力每次200 mL,每4 h 1次;B组在A组基础上予鼻饲增液承气汤50 mL,每日3次;C组在A组基础上予莫沙必利片5 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结束时,增液承气汤组改善胃排空的总有效率达82.9%,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5.0%(P<0.01),亦优于莫沙必利片组的总有效率64.5%(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明显改善老年鼻饲患者胃排空,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背景本研究通过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胃癌前病变的疗效,通过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进一步探索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CAG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其对TGF-β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核因子-κB(NF-κB)、热休克蛋白70(HSP70)、趋化因子L20(CCL20)的表达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集正常胃黏膜组织65份及胃癌组织73份、癌旁组织73份标本。所有标本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Gimesa染色判断Hp的感染情况。通过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NF-κB、CCL20、HSP70的表达情况。比较癌旁组织、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的Hp感染率及NF-κB、CCL20、HSP70阳性率;分析NF-κB、CCL20、HSP70在癌旁组织、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灰度值。分析Hp感染对NF-κB、CCL20、HSP70表达的影响。对NF-κB、CCL20、HSP70的表达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Hp感染阳性率及NF-κB、CCL20、HSP70阳性率分别为43.84%及64.38%、75.34%、87.67%和47.95%及39.73%、43.84%、56.16%均高于正常胃黏膜;胃癌组织中NF-κB、CCL20、HSP70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NF-κB、CCL20、HSP70的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呈递减趋势(P0.001)。Hp(+)的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NF-κB、CCL20、HSP70的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21.32±12.69)、(112.20±10.47)、(115.50±10.65)和(152.65±16.33)、(149.52±12.30)、(160.64±11.47)均低于Hp(-)组(P0.001)。NF-κB、CCL20、HSP70间两两呈正相关(P0.001)。结论 Hp感染是引起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较高水平的NF-κB、CCL20、HSP70,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各患者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分析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72例患者中52例UGT1A1*6基因为野生型G/G,占比72.22%;17例UGT1A1*6基因为杂合突变型G/A,占比23.61%;3例UGT1A1*6基因为纯合突变型A/A,占比4.17%。57例UGT1A1*28基因为野生型TA6/6,占比79.17%;14例UGT1A1*28基因为杂合突变型TA6/7,占比19.44%;1例UGT1A1*28基因为纯合突变型TA7/7,占比1.39%。72例接受伊立替康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各UGT1A1基因型疗效和肿瘤进展时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A1*6突变明显增加3级以上腹泻(χ2=11.71;P=0.0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χ2=8.66;P=0.01),而UGT1A1*28突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χ2=16.26;P=0.00)。结论: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并没有相关性,但是UGT1A1*6突变明显增加3级以上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而UGT1A1*28突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进行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