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发安全有效的抗人参根腐病微生物菌剂.方法:平板对峙试验筛选三七内生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鉴定拮抗菌株,单因素试验优选菌株发酵条件,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菌剂的载体及助剂配比制定生产工艺,通过对峙及盆栽试验验证菌剂验证防治效果.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一株具有显著抗根腐病的菌株Fusarium pseudoanthop...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进程,保障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以首个三七DNA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其种子、种苗、块根对根腐病致病菌Fusarum oxysporum的抗性。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种相比,接种7 d,抗病品种种子病情指数下降52.0%;接种25 d,抗病品种种苗死苗率及块根病情指数分别下降72.1%,62.4%;此外,接种后抗病品种种子及种苗生长抑制率下降。"苗乡抗七1号"种子、种苗、块根对根腐病表现显著的抗性,该品种的抗性评价将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保障三七无公害栽培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七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本文聚焦三七新品种选育、连作障碍克服、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从产区选择、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解决三七种植中精准选址、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病害防控等关键问题,实现三七栽培的精准化及最优化,建立了三七 持续种植复合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七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土壤复合改良技术、三七栽培技术及质量追溯技术。获得首个三七抗病新品种,为其持续种植提供可行性前提。建立三七连作土壤复合改良技术并应用于大 田,连作土壤的修复及改良为三七持续种植提供保障。发布了首个无公害三七质量标准,为其高品质树立规 范。完成了品质溯源体系,保障了三七的质量可控。该复合技术体系为其它中药材精细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含有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炔类、醇类等结构不同的 多种化学成分,其有效成分以皂苷类和三七素为主,具有止血、活血、补血、抗血栓、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针对三七的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类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分别比较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的提取工艺,概述了三七活性成分在抗炎、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加强三七多糖的研究,优化三七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完善三七总皂苷与其它药用成分配伍体系,进而加快三七植物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以DNA多态性为基础,依据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筛选与高产、优质、抗逆等表型关联的DNA片段作为标记,辅助新品种的选育。该研究采用DNA标记辅助育种结合系统选育的技术,选育首个三七抗病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结果表明,基于RAD-Seq技术检测出抗病品种包含12个特异SNP位点,经验证record_519688位点与三七抗根腐病相关,包含此位点的基因片段可作为抗病品种的遗传标记辅助三七系统选育;与常规栽培种相比,抗病品种种苗根腐病及锈腐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83.6%,71.8%;二年生及三年生三七根腐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43.6%,62.9%。此外,依据与抗病关联的SNP筛选三七潜在的抗病群体,该模式扩大目标群体并提高选育效率。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将加快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进程,保障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药材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团队提出基于本草基因组学辅助中药材优质新品种选育的策略。通过分析中药材的基因组、转录组、简化基因组等,获得大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简单重复序列(SSR)等标记,结合中药材高产、优质、抗逆等目标性状,辅助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如紫苏高产新品种"中研肥苏1号"、三七抗病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等。然而中药材种类繁多,研究基础薄弱,应通过加强中药材组学研究为其新品种优质基因筛选提供标记,同时建立分子育种和传统选育的综合技术,实现分子标记与优良性状的连锁,加快优质中药材的选育进程,以保障中药材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药材品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严重影响中药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制约中药产业的发展。本文以人参和三七为例,阐述了现有中药材标准的现状,并通过对药材来源及生产过程、反映内在品质的控制指标及外源性污染物限量指标的规定,制定了品质中药材系列标准的质控指标。依据现有中药材质量标准,品质中药材来源于其道地产区及主产区,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按照GAP、GACP等管理规定,并依据具体品种类型按照最佳采收期进行采制,采用得当的产地加工方式生产而成。现有质量标准表明,反映品质中药材内在品质的控制指标包含性状、检查、浸出物、含量等。在此基础上,品质人参规定醇溶性浸出物不低于10.0%,且干燥品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总量不低于0.35%;品质三七醇溶性浸出物不低于17.0%,且干燥品含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总量不低于6.5%,均高于现行标准。品质中药材外源性污染物及内源性毒性有害物质的控制指标包含了农残限量指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指标、真菌毒素限量指标及内源性毒性有害物质等限量指标。其中品质中药材、品质人参及品质三七规定了236种农药残留、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最大限量指...  相似文献   
8.
三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害的发生严重制约了三七的经济产量,成为阻碍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主要病害的病原、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阐述了三七病害防治应基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建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害防治体系,加强抗病新品种的选育,进而促进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尉广飞  李翠  刘谦  李佳  张永清 《中草药》2015,46(16):2467-2470
目的研究干燥前水洗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活性成分量的影响,为规范丹参产地加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丹参鲜药材采取不洗、冲洗、浸洗、搓洗等方法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其活性成分量的变化,Diamona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26%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6和270 nm。结果水洗后,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 5种活性成分量均有所降低,水洗力度越大,质量分数降低幅度越大,搓洗丹参中的活性成分量最低。结论水洗使丹参活性成分遭受损失,应尽量采用冲洗方式,既要减少与水接触的时间,又要避免药材间摩擦及人工搓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天麻全国产地适宜性区划研究,为天麻种植地科学选址、合理种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以183个天麻采样点主要气候因子数值范围和主要土壤类型为依据,预测天麻最大生态相似度的分布及其种植面积,同时结合天麻的生物学特征,阐述优质天麻药材生产过程中麻种及共生菌筛选、优良品种选育、田间管理、采收期及加工方式等关键问题。结果 除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等种植区域外,湖北、吉林、辽宁、湖南、山东等地也具有较大的适宜栽培区域。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天麻的产业布局、种植基地建设、人工栽培技术优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