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间期出血是妇科疑难病症,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文从阴阳转化角度对经间期出血病因、病机及病理进行分析,认为其发病主要机理为阴虚阳亢、阴损及阳、阴阳失交,涉及心、脾、肾等脏腑,治宜滋阴潜阳、交通心肾,阴阳并补、健脾益气,调和阴阳、化瘀止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肾同源理论下地五养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地五养肝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首次注射的第2 d起,阳性对照组灌胃0.11mg/kg的秋水仙碱混悬液,地五养肝方组灌胃2.2g/kg的地五养肝方药液,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8周。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和肝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和相关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p-AKT、β-catenin、AKT、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较正常组显著上升,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LB、ALB、TP含量降低,ALT、AST含量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血清GLB、ALB、TP含量升高,ALT、AS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β-catenin、p-GSK-3β及p-AKT蛋白表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肝组织β-catenin、p-GSK-3β及p-AKT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五养肝方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纤维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有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动脉血乳酸(LA)、血清白蛋白(ALB)比值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疾病危重程度及转归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华西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重症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患者作为正常组,重症组、对照组均于入院时、入院6 h、24 h采血测定LA、ALB水平,正常组于入院时测定,计算LA/ALB比值,并根据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将重症组患者分为恶化组(22例)和转归组(97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上述指标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情及转归的价值。结果 正常组入院时LA水平低于重症组、对照组(P<0.05);重症组不同时间点LA均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组入院时ALB水平高于重症组、对照组(P<0.05);重症组不同时间点ALB均低于对照组(P<0.05)。(3)重症组不同时间点LA/ALB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转归组不同时间LA水平、LA/ALB比值低于恶化组,ALB水平高于恶化组(P<0.05)。ALB与SOFA评分呈负相关(P&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薤白皂苷对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于在体和离体环境下观察SD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玫瑰花环试验测定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能力,检测细胞溶质钙离子的浓度。结果薤白皂苷离体环境下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ADP)或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薤白皂苷在体环境下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F、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5 mg/kg薤白皂苷明显抑制PAF、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薤白皂苷可降低洗涤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薤白皂苷可降低中性粒细胞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间的黏附,并抑制中性粒细胞上清液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50%抑制浓度分别为2.7、9.6μmol/L。结论薤白皂苷体外和体内均可抑制血小板聚焦,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人体肠道存在庞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营养代谢、废物排出、生物拮抗、机体免疫及内环境平衡等生命活动。本文从中医学脾主运化理论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健脾中药对肠道菌群作用机制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认为从脾论治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稳态,为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健脾中药作用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封慧  顾莉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90-2490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炎临床表现以眼红、疼痛,急性视力降低为主,个别患者可以出现高眼压,经抗病毒及抗炎治疗后角膜水肿减轻,眼压降低,视力提高.结论:角膜内皮炎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后.应用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正常组正常喂养,余下大鼠每天给予150 mg·L-1的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溶液自由饮用,0.03% 雷尼替丁加入170 mg·L-1的MNNG溶液中按10 mL·kg-1每天灌胃1次,40%的乙醇按10 mL·kg-1 每周灌胃2次,连续12周,其中第5周开始结合饥饱失常,建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胃复春组(0.86 g·kg-1)、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2,16,8 g·kg-1),每组8只,每组每天给予不同药物灌胃一次,连续10周。实验第22周末处死大鼠,给予相应处理后,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OX-2及MMP-2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OX-2,MMP-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胃复春组COX-2,MMP-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胃复春组相比,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COX-2,MMP-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COX-2,MMP-2表达与胃复春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健脾活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与降低胃黏膜中COX-2及MMP-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及病理研究报道证实,中医药在逆转或阻断胃癌癌前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模型研究、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研究方面进行了归纳。论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封慧 《陕西医学杂志》2023,(7):894-897+901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尿肽(BNP)、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根据术后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心功能血清学指标[血清脑钠尿肽(BNP)、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肌红蛋白(Mb)]、脂代谢水平[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小板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7.3%)明显高于对照组(70.9%)(P<0.05);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BN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