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宋新家,魏明,黄素梅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水蛭载于《本经》,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awhitman)、宽体金线蛭(whitmaniarigra)、茶色蛭(whitmaniaacrnula...  相似文献   
2.
宋新家  王磊 《国医论坛》1999,14(6):25-2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7例中男166例,女12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其中30岁以下24例,31岁~50岁至75例,50岁以上88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8年;坐骨神经痛81例,腰椎骨质增生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慢性风湿性关节炎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颈椎病18例.肩关节周围炎15例,隐性骰推裂、系统性红斑狼疮、蛛网膜粘连各1例;287例中住院治疗110例.门诊治疗177例。1.2诊断标准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原则,按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第四届委员会1997年10月制订的“五体痹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将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3.
例1.李××,女,51岁。82年9月20日诊。患高血压病已多年,近日来因劳累而出现眩晕,右半身麻木,心悸气短,四肢抽搐,乃急诊入院。诊断为:①高血压病,脑血管痉挛。②冠心病。经西医抢救后,心悸减轻,抽搐消失。但是仍然头胀且痛,眩晕耳鸣,右侧肢体麻木,不能步履,胸闷纳少,心悸气短,自汗乏力。舌黯红,有裂纹,苔薄白,脉虚弦。证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虚风动越,筋脉失养。治宜益肝肾,补气血,熄风通络。处方:玉竹35克,桑寄生、生龙牡、山楂各30克,淮牛膝、地龙、珍珠母、全瓜蒌各20克,当归、黄芪各15克,枸杞子、白芍、生熟地各12克,  相似文献   
4.
傅××,女,48岁。1982年11月11日诊。患肝炎已二年。一星期前病情突然加重,右胁剧痛,脘腹胀满,发热,精神萎靡,意识朦胧,烦躁嗜睡,恶心呕吐,口气腐臭,巩膜、皮肤重度黄染,小便深黄混浊。查肝功能:II46u,SGPT546u,TTT9u;血清总蛋白6.1克%,白蛋白2.8克%,球蛋白3.3克%。诊断为“亚急性肝坏死”。经西医治疗后无好转。查其舌质深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此系湿热毒邪  相似文献   
5.
刘××,男,30岁,农民。1979年12月8日就诊。患者75年冬开始发病,初感四肢及背部瘙痒,局部皮肤紫红,继而出现铜币大样红斑及散在溃疡,并逐渐向口腔、两目及阴部蔓延。西医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当时治疗好转。四年来每逢冬季发病。今冬以来,病渐加剧,用抗菌素、激素治疗无效,求中医诊治。诊见: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口唇肿胀,两目及口周溃烂如剥皮状,痛痒难忍,张口闭目受限,阴部可见散在溃疡,溲黄涩痛,烦躁  相似文献   
6.
系列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附3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 991年 1月至 1 999年 1 0月 ,笔者运用自制系列中药舒康丸、胃康丸、养胃丸 ,在临床开展了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研究 ,经对 3 2 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症状及体征 :所选病例均具备胃脘部疼痛或灼热感 ,伴上腹痞闷或腹满、嗳气、泛酸、纳差 ,上腹固定局限性压痛等。1 2 辅助检查 :所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DC)检查确诊。1 3 一般资料 :3 2 0例中 ,男性 1 2 8例 ,女性1 0 2例 ;2 0岁以下 9例 ,2 1岁~ 5 0岁 2 76例 ,5 0岁以上 3 5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70岁 ,平均年龄 3 …  相似文献   
7.
组方:当归60克,金银花、生地黄、玄参各30克,苍耳子12克,辛荑、川贝母、炒山栀各10克,白芷、甘草各6克,柴胡、细辛各3克。功效:清热解毒排脓,疏风透窍止痛。主治:急、慢性鼻窦炎。症见:头痛鼻塞,不知香臭,鼻流黄稠涕或脓涕。用法:水煎温服,每日1剂。或煎煮浓缩  相似文献   
8.
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近期疗效虽可,但远期疗效欠佳,且易复发。尤其“激素依赖型”肾病,疗效更差,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笔者运用中药治疗一例,报道如下。杨××,女,31岁,干部,病案号:3969。患者于1982年7月出现全身水肿,腰酸乏力、当时在地区医院和郑州市三院检查,均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即住郑州市三院治疗,用大量激素(强的松60mg/日)及抗炎西药,两个月后病情好转;水肿减轻,蛋白尿消失出院。出院时日服强的松40mg,并嘱逐渐减量。至两个月后停用激素,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拟“坐骨神经Ⅰ号方”治坐骨神经痛54例,疗效满意。其中住院治疗46例,门诊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8岁,病史长18年,短2天。48例于治前在外院经西药镇痛、激素、理疗、穴位封闭等治疗无效。本组病例均具以下特征。1.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掣痛,伴同侧腰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从“热”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家 《河南中医》1999,19(5):36-37
慢性胃炎按组织病理改变分为浅表性、萎缩性、糜烂性和肥厚性,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首位。临床上以上腹疼痛、痞满、饱胀、嗳气、纳呆为主要症状,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嘈杂”等范畴。本病病机复杂,难以根治,每遇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而诱发。笔者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工作中从“热”论治本病,获得理想效果,现探讨如下,供同道参考。1 肝胆郁热,胆胃不和生理状态下,胃的降浊及受纳功能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胆气下降的调节,以保证其升降调和,纳运正常。若情志不舒,郁怒所伤,肝胆之气郁而不达,郁久化火,肝胆郁火犯逆于胃,致胆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