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肺癌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亚裔非吸烟肺腺癌女性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其中约90%的EGFR突变是19外显子典型框内突变或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其次为20外显子插入突变。不同突变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中的获益不同。本文报道4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并对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导管管理方法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的影响关系,通过加强导管管理,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0月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导管管理之间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管理方法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0年7月-2011年6月共81例设为对照组,采取普通换药程序,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2年10月共82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及氯己定敷贴进行换药。结果观察组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BSI率比对照组下降了7.2/千导管日;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7d更换敷料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均明显低于3d更换敷料;两组分别在去除敷料后进行皮肤表面与导管接口表面细菌采样,对照组菌落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皮肤表面菌落数与导管输液接口细菌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己定敷贴以及减少敷料更换频率、加强对静脉营养后导管管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水平的变化对脑损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本院ICU55例非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抢救后的患者,其中32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23例经抢救未恢复ROSC。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患者复苏后3h、6h、12h、24h血清NSE的浓度检测。结果心脏骤停患者血清NSE的浓度均高于正常值,且ROSC未恢复组远高于ROSC恢复组(P〈0.05),ROSC恢复组与ROSC未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测定血清NSE水平对心肺复苏患者脑损害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NSE可作为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ICU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2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前的6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12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的6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观察组在导管护理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率、导管留置期间局部皮肤炎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率、导管留置期间局部皮肤炎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应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率,减少导管留置期间局部皮肤炎症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共表达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和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C-C motif) ligand 19,CCL19]的溶瘤病毒VSVΔ51(7×19 VSVΔ51),并探索其在肝癌中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细胞的活力测定(MTS法)检测溶瘤病毒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病毒感染上清及肿瘤组织匀浆中的IL-7和CCL19的含量;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溶瘤病毒的肿瘤抑制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的表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及IFN-γ的含量。结果:VSVΔ51和7×19 VSVΔ51病毒均可以在小鼠肝癌细胞H22和Hepa1-6中复制,在2 PFU时裂解细胞的效率接近100%;VSVΔ51和7×19 VSVΔ51病毒均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7×19 VSVΔ51病毒较VSVΔ51病毒抑制能力更强[瘤质量(232.7±13.72) mg vs.(603.8±20.3) mg,P<0.000 1];7×19 VSVΔ51病毒组治疗后肿瘤组织中IL-7[(673.5±62.6)pg·ml-1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护理专科门诊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管理体系,探讨其在护理专科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已开设的8个护理专科门诊为研究对象,2017年1—7月对护理专科门诊采用常规管理,即护理部每月质量检查,每季度质量点评,将质量点评结果制作成简报下发给各护理专科,专科负责人根据点评结果进行质量持续改进。2017年7—12月对护理专科门诊采用PDCA循环管理,即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护理专科门诊的建设与管理遵循PDCA管理思路,结合科学管理方法,构建基于PDCA管理的护理管理体系。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患者与专科护士满意度。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患者与专科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护理专科门诊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及专科护士的满意度,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实现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病例下站点式护理技能考核在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院实习的43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围绕《临床实践技能规范化培训手册》内容,采用综合病例下站点式的护理技能考核模式,构建临床案例情境,围绕常见疾病案例设置各种病情变化予护理活动场景,考站内的病例场景涉及健康教育、人文关怀、设置问题障碍、病情评估、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考点,时间20min~25min,由站点主考老师或标准化病人对考生进行评价,站点考核内容分数之和即为总分。考试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对综合病例下站点式的护理技能考核模式的评价。[结果]43名本科实习生考核总成绩为78.46分±5.98分,一次通过率为90.69%;80%以上实习生认为综合病例下站点式护理技能考核模式有利于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护理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带教老师普遍反映新型的考试模式全面改革了对于实习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实习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考核中采用综合病例下站点式的护理技能考核模式,有助于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护理评估、判断、分析、抉择、实施整体护理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对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带教老师和实习生普遍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初产妇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医院分娩的126例初产妇为调查对象,调查产妇产后抑郁、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利用Logistic分析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是否为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因素,明确其相关性。结果:初产妇产后发生抑郁19例,发生率15.08%;自我效能低水平39例,中等水平45例,高水平42例;领悟社会支持低支持17例,中支持30例,高支持79例。产后抑郁初产妇自我效能低水平、领悟社会支持低支持度均高于产后无抑郁初产妇(P<0.05),自我效能高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高支持度均低于产后无抑郁初产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初产妇产后自我效能低水平、领悟社会低支持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分别与产后抑郁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初产妇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关键因素,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增加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是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治疗前后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与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NSCLC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分期均为Ⅲ期及以上,不能进行手术切除。在开始抗PD-L1治疗前收集患者资料,并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时抽取患者静脉血行流式细胞术,对患者两个时间点的辅助T(Th)细胞、细胞毒性T(Tc)细胞、B细胞及NK细胞分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反应性将患者分为疾病控制(DC)组和疾病进展(P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共93例,DC组67例,PD组26例。DC组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低于PD组,而治疗后NK细胞高于PD组(P<0.05);DC组患者治疗前后NK细胞差值及治疗前后比值均明显低于PD组(U=-1.963、-2.005,P=0.049、0.045)。治疗后NLR、NK治疗前后比值、PD-L1是影响NSCLC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P<0.05)。随着NK细胞治疗前后比值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ICU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危重患者,使用双泵换药方法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临床研究。方法对2011年1至12月,收入ICU的20例危重患者,血压均由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更换药物时采用双泵换药法,并根据不同类型输液管导,采用相应的措施提高药物疗效。结果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时更换药物采用双泵换药法,大大减少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在维持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时更换药物采用双泵换药法,能使药物保持恒定的速度泵人体内,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