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基因组数据库中未注释的基因进行重新注释,并寻找可能的新致病基因.方法将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功能未知的编码序列(CDSs)在BLASTP/NCBI数据库中比较,初步预测基因功能,对可能的致病基因及其编码产物运用多种生物学软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未知CDSs中有82个与NCBI数据库中的编码蛋白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LA0063和LA3291编码金属蛋白酶,可能与致病有关.结论通过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株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功能未知的CDSs进行定期比对,可以不断完善该数据库的功能注释,同时可以发现新的致病基因,有助于钩端螺旋体病致病机理的最终阐明.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血管侵犯的不同CT诊断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胰腺癌血管侵犯的不同CT诊断标准的优劣。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经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的36例患者。CT轴位图像结合CTA(以MIP和VR方法重建)以及多平面重建(MPR)分别对这些血管以Loyer和Lu血管分级CT标准进行分级,并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别作出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的差异。另外,运用Lu的CT诊断标准分别评价胰周动脉和静脉受侵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研究Lu的CT诊断标准对动静脉分级的差异。结果:Loyer和Lu的CT诊断标准所得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5%、86.0%、81.4%、91.8%,两个诊断标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6、0.912,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应用Lu的CT诊断标准,胰周动静脉受侵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7.1%和71.0%。结论:分别以Loyer和Lu血管分级CT标准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进行分级,两者的诊断价值相同,Lu的CT诊断标准的最佳诊断分界点应在90°-180°之间,此外,它对胰周动脉的价值要比静脉差。  相似文献   
3.
4.
蔡讯  薛鹏  宋卫峰  胡炯  顾鸿莉  杨海燕  王理伟 《肿瘤》2011,31(10):930-936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化疗后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70例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接受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ocetaxol+cisplatin+fluorouracil,DCF)或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docetaxol+oxaliplatin+fluorouracil,DOF)3周方案化疗至少4个周期,于每周期5-FU持续滴注开始后12h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FU血药浓度(检测时间控制在4~6AM)。分别取各周期血药浓度的平均值,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5-FU血药浓度相关的因素。再根据5-FU血药浓度有效预测可信区间分为≤25.5mg/L、25.6~37.4mg/L及>37.4mg/L3组,回顾性分析不同5-FU血药浓度与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逐步回归分析提示,5-FU血药浓度与骨髓抑制、黏膜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相关,3组5-FU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20.73±3.80)mg/L、(31.98±3.10)mg/L和(40.32±3.45)mg/L(χ2=66.24,P<0.001),中位PFS分别为(4.50±0.19)(、6.00±0.32)和(7.50±0.75)个月(χ2=22.09,P<0.001),中位OS分别为(8.50±1.00)、(13.00±1.58)和(12.50±2.66)个月(χ2=32.32,P<0.001),第2、3组均明显高于第1组,第3组骨髓抑制和黏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前两组(P=0.04和P=0.03)。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在5-FU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后,5-FU血药浓度维持在25.6~37.4mg/L者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患者耐受性较好,骨髓抑制(尤其是Ⅲ/Ⅳ度)和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低。  相似文献   
5.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大多数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全身化疗是最佳的姑息治疗.20世纪90年代多项Ⅲ期临床研究证实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依立替康(开普拓,CPT-11)联合5-Fu、LV方案(FOLFIRI)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显著.本研究旨在观察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一线治疗失败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FOLFIRI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四氢叶酸20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5-FU400 mg/m2,静脉推注,第1、2天:5-FU 600 mg/m2,静脉持续滴注22 h,第1、2天,每2周重复.结果: 全组60例患者均能评价毒副反应,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全组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4例(24.14%),稳定(sD)30例(51.72%),总有效率(CR PR)2414%,疾病控制率(CR PR SD)75.86%,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6.0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9.65个月.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轻微,大多为Ⅰ、Ⅱ度.只有2例患者出现Ⅲ度延迟性腹泻,1例患者出现Ⅲ度恶心呕吐. 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为粒细胞减少症.有5例患者出现Ⅲ度粒细胞减少症.没有发生粒缺性发热.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5-FU和叶酸二线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有较高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OX-2、MMP-2和MV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COX-2、MMP-2和MVD的表达,分析其与性别、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的关系,并随访观察不同COX-2、MMP-2和MVD表达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OX-2、MMP-2和MVD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COX-2和MMP-2阳性生存率低于阴性生存率;MVD高密度组的生存率低于低密度组。结论:COX-2、MMP-2和MVD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与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基线CRP水平和一线化疗过程中CRP动态变化将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4组:A1组20例,CRP基线水平升高(≥5mg/L)且化疗过程中维持高水平;A2组11例,CRP基线水平升高且化疗过程中至少1次恢复正常(<5mg/L);B1组17例,CRP基线水平正常且化疗过程中至少1次升高;B2组13例,CRP基线水平正常且化疗过程中维持正常。采用RECIST 1.1标准评价疗效,随访生存资料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6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无获CR者,其中PR 6例,SD 25例,PD 30例,疾病控制率(DCR)为50.82%;截止2013年12月31日,死亡54例,存活7例,中位生存期(OS)为7.2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03个月;A1、A2、B1、B2组的DCR分别为35.0%、54.6%、41.2%和84.6%,中位OS分别为4.97、8.87、7.20、10.47个月,中位PFS分别为1.97、3.83、3.20、6.90个月,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RP、CRP动态变化、白蛋白及CA19-9水平为影响晚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RP可作为判断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标志之一,基线CRP水平和一线化疗过程中CRP动态变化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化疗药物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作为临床评价肾功能的"金标准"因检测较为繁琐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分别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Ccr及尿微量白蛋白(urea micro-albuminuria,UMA)水平,分析和探讨三者在评价肾功能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对11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其化疗前后血清Cys C、血清肌酐及UMA等指标,并计算Ccr,分析三者在接受含铂与非铂方案化疗前后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对于肾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Ccr 50~75 mL/min)Cys C和UMA在化疗前后有无差异.结果: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患者Ccr、Cys C和UMA在化疗前后存在差异[(85.01±28.40)mL/min vs(76.79±26.63)mL/min、(1.49±0.50)mL/min vs(1.80±0.84)mg/L和(14.30±9.15)mL/min vs(16.90±10.95)mg/L,P=0.00、0.00和0.01],而非铂方案化疗的患者则无差异[(89.45±29.69)mL/min vs(86.78±27.96)mL/min、(1.51±0.78)mL/min vs(1.63±0.73)mg/L和(17.31±10.46)mL/min vs(16.59±8.33)mg/L,P=0.45、0.07和0.57];治疗后肾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Cys C在化疗前后有差异[(1.68±0.55)mL/min vs(2.04±0.68)mg/L,P=0.03],而UMA则无差异[(21.11±10.06)mL/min vs(21.22±8.81)mg/L,P=0.93],其中含铂组Cys C和UMA在化疗前后均有差异,但UMA敏感性不如Cys C.结论:Cys C和UMA均能监测化疗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但UMA敏感性不如Cys C,因此Cys C可以作为替代Ccr对患者肾功能进行评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借助软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我国20~40岁成年人膝关节软骨厚度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体质量和性别等与骨关节炎有关的主要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20~40岁间汉族正常志愿者进行磁共振(MR)膝关节软骨成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加权(FSE T2W)、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3D-FS-SPGR)和脂肪抑制质子加权(FS-PD)。分别记录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平台、外侧平台和髌骨区5个区域软骨最大厚度。同时分别记录关节胫股角、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分析不同性别、BMI正常和超质量组、不同年龄段(以5岁年龄差为一年龄组)的膝关节各区域之间软骨厚度差异;采用多元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软骨厚度总体差异;采用Sperman分析法对年龄、BMI、性别与软骨厚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样本胫股角平均值为4.6°,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683,P=0.094);不同年龄组在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外侧平台软骨厚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上区域软骨随年龄增大而变薄的趋势明显(F=2 968.790,P<0.001);软骨厚度与年龄具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r外侧平台=-0.352,r内侧平台=-0.475,r股骨内侧髁=-0.363)。不同性别间软骨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35,P=0.672)。超质量与体质量正常组间软骨平均厚度无显著差异(t=0.798,P=0.425);成年人股骨外侧髁软骨厚度与BMI负相关(r=-0.162,P=0.022),其余部位与BMI无相关性。结论在我国20~40岁正常成年人中,膝关节不同区域的软骨厚度差异显著且随年龄变化明显。该年龄段正常人膝关节软骨厚度与性别、体质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问号钩端螺旋体全基因组的更新注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基因组数据库中未注释的基因进行重新注释,并寻找可能的新致病基因。方法将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功能未知的编码序列(CDSs)在BLASTP/NCBI数据库中比较,初步预测基因功能,对可能的致病基因及其编码产物运用多种生物学软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未知CDSs中有82个与NCBI数据库中的编码蛋白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LA0063和LA3291编码金属蛋白酶,可能与致病有关。结论通过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株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功能未知的CDSs进行定期比对,可以不断完善该数据库的功能注释,同时可以发现新的致病基因,有助于钩端螺旋体病致病机理的最终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