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祖国医学认为针刺的镇痛和治疗作用,在于通经脉,调气血.在针麻过程中,有人用血管反应和容积脉搏波作为针麻导引正气,疏导气血的指标,看到针麻诱导后出现外周血管舒张,容积脉搏波加大等变化.针麻对外周血流的影响,启示我们考虑到针刺对脑中枢内与镇痛和调整作用有关核团的微循环是否也有影响,它与吗啡的作用有无不同,因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2.
There have been fairly good effects ofDecoction Rehmannia(地黄饮子)in treat-ing stroke syndromes.The model of theexperimental cerebral embolis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morphological andcytochemical changes of the effect of this  相似文献   
3.
选用192只成年、健康、雄性大白鼠分成电针组及对照组:电针组针刺手三里及环跳;对照组不加电针。测痛后,立即杀死动物,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蓝斑、缝际背核的儿茶酚胺、单胺氧化酶及乙醯胆碱酯酶的反应;并用显微光度计度进行了定量测定。针刺后大部分动物痛阈升高,但电针组蓝斑内儿茶酚胺及单胺氧化酶则未见有明显的增高。测定了针刺组及对照组蓝斑内 AChE 的量:与对照组比较,蓝斑以及其单细胞内 AChE量都有非常显著的增强;但少量针刺而痛阈未升高动物的蓝斑内 AChE 未见有明显变化。电针组缝际背核内 AChE 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增多。实验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针刺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重要核团内神经递质及生物酶参与机体某些功能调节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缝际背核及蓝斑是脑干中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神经元主要的所在处。此两核团与疼痛、镇痛以及植物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讨此两核团及其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及调整中的作用,我们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电针麻醉后大白鼠脑内缝际背核及蓝斑的乙酰胆碱酯酶和单胺氧化酶的变化。现将情况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选用体重300~400克的健康雄性大白鼠80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针刺右侧相当于“手三里”和“环跳”穴部位,用我所自制的电麻仪给以电刺激,刺激强度逐渐增加到20~30伏,频率60~80次/秒。波型为双相尖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针刺镇痛实验的基础上,又选用不同剂量的吗啡镇痛与针刺镇痛进行了比较。将94只健康、成年的雄性大白鼠分成三组:吗啡组(10毫克/公斤体重;2毫克/公斤体重)及对照组。测痛结果:10毫克/公斤体重吗啡组痛阈升高百分率基本与针刺镇痛组相似,而2毫克/公斤体重吗啡组镇痛效果的个体差异较大,且不稳定。另选适宜大白鼠86只分为三组:电针有效组,吗啡(10毫克/公斤体重)组及对照组。测痛后,分别取材,制成脑蓝斑AChE标本,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电针组蓝斑内AChE反应与对照组及吗啡组相比较都有非常显著的增强,而吗啡组AChE反应较对照组弱些,但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缝际背核内AChE阳性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及吗啡组都有显著增多,而吗啡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证明了电针及吗啡都能达到镇痛的效应,但其作用原理并不一致。针刺麻醉可以激发机体内部结构——中枢神经的重要核团及其生物酶与递质,积极参与镇痛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鉴别内、外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分布情况,本文应用光学及暗视野显微镜观察了大白鼠延、桥、中脑、丘脑、下丘脑、海马及纹状体等部。观察到了Ⅲ、Ⅳ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表面都含大量棕褐色过氧化物酶颗粒呈非神经元性分布。在蓝斑全部或背侧部,小脑腹侧部,海马背侧部都可以见HRP颗粒。在韁内侧核、纹状体,下丘脑视上核、交叉上核等可见到少量HRP颗粒。在弓状核内也有大量阳性反应颗粒:有一些分布于多突神经元内;但大部分呈非神经元性分布。尾壳核及膈外侧核背部仅有少量颗粒。在穹隆连合,胼胝体内的颗粒都沿着神经纤维束分布。穹隆下器含有大量颗粒,尤其是其背侧部。这些酶的分布似乎与这些核团的神经分泌、神经递质的合成、代谢及释放密切有关。而其中某些作用有可能是通过脑脊液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应用健康大白鼠20只,借助立体定位仪及微电泳导入20%HRP到大白鼠缝际大核内。在导入HRP后立即拔出电极者或动物存活超过60小时者,其脑内找不到外源性HRP颗粒,而在导入HRP后,再停留电极10分以上,动物存活40小时者则可以见到外源性HRP颗粒分布于不同脑水平的神经元内:其中以延髓网状结构的多突神经元最多,最明显;在桥脑室底灰质、网状结构、蓝斑的腹外侧部等处,偶而可以见到小的梭形神经元内有阳性反应颗粒,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缝际正中上核,黑质致密部,视上核的周缘部也能见到一些细胞内含有弱阳性反应颗粒。此外,在丘脑及皮质下结构内皆未找到有阳性颗粒反应的细胞。在网状结构及室底灰质的某些血管周缘可见到有两种HRP阳性反应细胞:其一似为小的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核小,胞质宽,具有短而粗的不规则胞突;另一为多突神经元,在其核周充满了棕色阳性反应颗粒,其胞突内HRP颗粒呈串珠状排列。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以往工作证明了针刺对蓝斑、缝际核、视上核及弓状核内乙酰胆硷酯酶有非常明显的激活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针刺作用原理,我们企图进一步研究针刺对下丘脑中这些重要核团内与蛋白质、类脂类代谢以及膜渗透性调节有关的非特异性酯酶的作用,从而阐明针刺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选用健康成年雄性大白鼠34只,随机分成针刺组(22只)、对照组(12只)。测表1 针刺对大白鼠痛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黄饮子治疗中风病症有较好疗效。为了探索地黄饮子的疗效机理,我们就该药对脑栓塞造成动物的脑栓塞局部、下丘脑和肾上腺等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化学变化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