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在椎体成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于邯郸市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四科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116例(126个椎体),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体成形术,观察组将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应用于椎体成形术中.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治疗后30个月对患者进行VAS评分.根据X线检查及CT检查,观察伤椎复位情况及椎体内骨水泥充盈、渗漏情况.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及伤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第3天、治疗后30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84±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既能够保证术后的止痛效果,还降低了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渗发生的概率,同时降低了骨水泥注射的有效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术后前凸矫正的影像学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T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37例,通过术前和术后X线片记录患者术前腰椎前凸角及其他影像学特征数据,观察患者术后的前凸矫正度数,并将之分为A组(≥5°)和B组(<5°)组,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与术后前凸矫正相关的的影像学影响因素。结果 137例患者术后平均前凸矫正度数为(3.1±3.4)°。A、B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节段性前凸角、节段性椎间盘角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腰椎前凸角、椎间盘间隙高度(前缘、后缘)、节段平移、滑移分度、Meyerding分级Ⅱ级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仅节段性前凸角≥17°是术后前凸矫正<5°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活血通督汤联合腺苷钴胺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影像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治疗的106例肝肾亏虚兼血瘀证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腺苷钴胺片口服,观察组53例给予腺苷钴胺片联合自拟活血通督汤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必要时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止痛治疗3~5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磁共振检查指标[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S1/S2)、椎管面积/椎体面积(S2/S3)、腰椎前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S1/S2、S2/S3、腰椎前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CRP、TNF-α、IL-1α水平及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iR-640调控Wnt信号通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细胞衰老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间盘组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2例外伤患者未病变的腰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qPCR检测2组miR-640表达水平。分离培养人髓核细胞,培养后将原代培养髓核细胞分为Control组、NC组和miR-640组,NC组和miR-640组分别转染NC质粒和miR-640质粒,通过SA-β-ga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衰老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和定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640和β-catenin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腰椎间盘组织miR-64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Control组比较,miR-640组细胞衰老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C组与Control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证实miR-640组细胞β-catenin的表达降低,β-catenin入核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α、TNF-α、MCP-1水平,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可有效抑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其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感染的微生物与药敏学。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感染患者65例,取所有患者的脓液、分泌物及穿刺液等进行微生物培养,并进行药敏学测试。结果65例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共培养出130株微生物,10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2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均高于60%,对甲氧西林、美罗培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为30%~4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生素的抗药性为50%~60%;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感染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具有较好的敏感性,适合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