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德兵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10-910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女性多见 ,男女比例为 1∶10 ,发病年龄大多为 15~ 35岁。现代医学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症状 ,虽对急性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但难以阻止红斑狼疮对心、肾、肝、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且长期服用激素会使人体自身分泌皮质激素的功能下降 ,而出现满月脸、肥胖、水肿、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等副反应。笔者以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 6 0例 ,疗效满意 ,避免了激素的副反应。1 临床资料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 ,于门诊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 2 6 0例。均符合 1…  相似文献   
2.
用DNA重组技术构建CT-B表达性质粒pXB1及进一步修饰的pXB2,使CT-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较高水平的表达(280~350ng/ml),且有71.5%分泌率。表达动力学研究阐明,克隆子培养24h产物收率较高。一定浓度的Mg~(2+)、L-组氨酸和天冬酰胺能刺激CT-B的表达。GM1-ELISA、CHO细胞测毒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和家兔肠段结扎试验证实,表达的CT-B能与游离的或活细胞膜上的GM1受体结合,但无细胞和肠段毒性。这种细胞测毒结合免疫荧光序贯试验,为客观证实CT-B的生物学活性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和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C)发病原因和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CC病例,分析术前、术中影像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22例中有9例(40.9%)发现胆固醇息肉、颗粒,或结晶。术中见胆囊穿孔5例(22.7%)。2例在胆总管内发现漂浮的微小结石。结论 胆囊内未被发现的微小结石可能是ACC发病的主要原因,ACC穿孔率高,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E1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肝脏 因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常温下大鼠部分肝叶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经门静脉给予PGE1,45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并于1h后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素1(ET-1),同时取缺血肝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GOT、GPT、LDH及TNF-α和ET-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GE1组则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GE1组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并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PGE1对肝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4年间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I型癌肿切除率最高,Ⅳ型癌肿切除率最低。结果本组5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肝肾功能衰竭,余50例中31例术后获得随访,失访19例,随访率为62%。结论疑似或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应早期积极手术探查,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切除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在胰腺外科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到2006年4月间施行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83例。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方法对胰瘘发生的影响。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27%(22/83)。胰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无胰瘘发生。端端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为40%(10/25);端侧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为27%(12/44)。比较各种吻合方式,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端端吻合(P<0.01)和端侧吻合(P<0.05),而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之间胰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降低手术所致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效果满意。但因临床例数较少,其安全可靠性、实用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相似文献   
7.
毒性中药饮片的安全性、有效性与质量可控性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而炮制工艺的科学合理是保证毒性中药饮片应用安全有效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毒性中药饮片发展过程及质量控制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毒性中药主要通过加工炮制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以保障临床安全有效,因此针对毒性中药饮片炮制现状进行综述,系统梳理了古今毒性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初步阐述了毒性中药饮片炮制减毒机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毒性中药饮片炮制研究,提出基于中医药整体观系统开展炮制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基于中医药和谐观解析炮制过程中物质相互作用科学内涵,为明晰毒性中药饮片炮制机制,规范毒性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实现毒性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保障毒性中药饮片临床安全有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袁玮  秦宇雯  陆兔林  季德  姜程曦 《中草药》2018,49(5):1192-1200
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均为道地药材。温郁金炮制方法主要有炒制、酒制、醋制、蒸制;温莪术炮制方法主要有酒制、醋制、蒸制;片姜黄炮制方法主要是切制。目前,三者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以莪术油、莪术二酮、榄香烯类和姜黄素类等物质为主,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温郁金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解热、抗氧化、抗血栓等作用;温莪术具有抗肿瘤、抗突变、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血栓、提高免疫等作用;片姜黄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早孕、终止妊娠等作用。三者均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栓等功效。综述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炮制工艺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研究进展,为其炮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原料,其质量控制与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但仍缺乏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与专属性特点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基于上述问题,通过综述性状电子检测、色谱-质谱联用、多效应生物评价等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中药饮片“性状-质量标志物-生物效应”的关联性,为构建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及专属性的质量识别关键技术,实现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模式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中有效成分含量及SO2残留量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天麻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Merck Purospher STAR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8%~102.5%(RSD≤1.7%)。天麻药材经煮制、硫磺熏蒸后,腺苷、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的含量与蒸制所得天麻药材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经硫磺熏蒸后的天麻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均超过400 mg·kg-1,此为制定天麻药材加工干燥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