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秀清  王洪涛 《中国保健》2009,(21):831-832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08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6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其特征性表现是胼胝体离断综合征。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精神智能障碍等。胼胝体梗死主要依靠MRI检查。结论:胼胝体梗死少见,临床表现复杂,MRI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CO中毒兔红细胞变形性和血液粘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中毒兔红细胞变形性和血液粘度的观察巴莉,孟秀清CO中毒后红细胞变形性、血液粘度改变如何?今将CO中毒动物实验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健康日本纯种大耳白兔(天津医学院实验动物开发中心提供),雌雄不分,体重2;5~3.0kg。1.2实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诊治的60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病例.结果 60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护理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7~14d.结论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何对宫外孕进行有效的抢救,及时处理出血性休克患者是护士应具备的基本功.适当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全身心的早日康复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328例脑梗死患按有无医院感染分为2组,比较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年龄、预防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合并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大于非合并以上因素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要采用多种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1975年首例沙眼衣原体 (chlamycliatrachoma tisCT)肺炎报道后 ,沙眼衣原体至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倍受重视 ,我们对婴幼儿肺炎及健康婴幼儿进况行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旨在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肺炎中CT的感染情况。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住院符合肺炎诊断标准[1] 的患儿 87例 ,男 4 2例 ,女 4 5例 ,年龄最小 5 7天 ,最大 2岁 11个月 ,平均 10个月。儿保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中随机抽样 80例为对照组 ,年龄、性别与肺炎组无显著性差异。1 2 方法  87例肺炎患儿均在入院后 3日内取…  相似文献   
6.
7.
孟秀清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942-1942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联用步长脑心通组(治疗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步长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1岁,反复出现口腔、阴囊痛性溃疡10年。右眼视物扭曲,复视,反复发作7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年,加重1周于2007年5月27日人院。患者于199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及舌表面黏膜溃烂,1周后发现外生殖器痛性溃疡。1—2周可自愈,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未系统治疗。2000年4月患者突然出现右眼视物扭曲,变形,在外院眼科就诊,诊断为“葡萄膜炎”,用激素治疗好转,但眼部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许涛  孟秀清  王爱梅  刘双月  牟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6):499-500,503,575
目的建立新生昆明小鼠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的简便方法并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组织学形态。方法取生后3~5 d昆明小鼠耳蜗基底膜,平铺在胶原凝胶表面,然后在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采用异硫氰酸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耳蜗基底膜经24、48 h和72 h培养后,内、外毛细胞均生长良好,其结构完整,纤毛束排列有序,无任何缺失。结论本培养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1岁,反复出现口腔、阴囊痛性溃疡10年。右眼视物扭曲,复视,反复发作7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年,加重1周于2007年5月27日人院。患者于199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及舌表面黏膜溃烂,1周后发现外生殖器痛性溃疡。1—2周可自愈,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未系统治疗。2000年4月患者突然出现右眼视物扭曲,变形,在外院眼科就诊,诊断为“葡萄膜炎”,用激素治疗好转,但眼部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