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配合西药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胃黏膜上皮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西药合用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 NaHCO3溶液及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菌株SS1灌喂BALB/c小鼠,建立Hp感染动物模型.对造模动物分别投以中药、西药和中西药联用,分别采用HE染色、TUNEL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LI)、细胞凋亡指数(AI)和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3个治疗组均能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Fas蛋白的过高表达,模型组表达为(28.30 ±2.36)%,抑制程度中西药合用组>西药组>中药组[Fas表达依次为(15.50±2.39)%,(22.0±1.90)%,(25.90±2.34)%];3个治疗组对胃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西药合用组强于单用中药组、西药组[LI依次为(1.10±0.18),(1.80±0.25),(1.30±0.26)分];3个治疗组能对抗Hp所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合用组AI依次为(16.60±1.74)%,(11.60±1.11)%,(8.70±0.88)%,(5.10±0.67)%,合用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对细胞凋亡和胃黏膜上皮细胞Fas蛋白表达的抑制可能是枳实消痞丸合用西药三联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孙英英  陈榕 《四川中医》2020,38(1):111-113
目的:观察莲参消积抗癌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不可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不可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包括S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莲参消积抗癌方。治疗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包括胁痛、乏力、腹胀、消瘦及纳差。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肝功能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机体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及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胁痛、乏力、腹胀、消瘦及纳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T、ALB、TBIL及ALT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思维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莲参消积抗癌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不可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及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16例,根据Excel表格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温阳健脾方,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腹水消退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得以有效改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各项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腹水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腹水消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方能有效改善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促进腹水的消退,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消炎丸中黄芩苷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47∶53);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芩苷在0.01648~0.082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RSD=0.8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热消炎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口崩片中盐酸伐地那非质量分数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68%(体积分数)KH2PO4[体积比55∶45,25%(体积分数)NaOH调pH值为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盐酸伐地那非进样量在30.02~ 300.3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1.67%,RSD=1.6%.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可用于盐酸伐地那非口崩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HPLC对不同品种菊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测定菊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HPLC,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液[(15.6~1 000 mL),加入磷酸使pH 2.7](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8nm。结果:绿原酸的检测线性范围0.2~1.0 mg.L-1(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78%,RSD 0.97%(n=6)。结论:方法可作为控制菊花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盐酸特比萘芬二元醇质体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二元醇质体;以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对不同脂质体进行体外皮肤渗透试验.结果 最优处方为:药物质量分数为0.5‰,药脂比为1∶5(g∶g),二元醇相体积分数为30%,乙醇-丙二醇体积比为7∶3;以优选的处方制备的二元醇质体粒径为(36.2±1.0)nm、Zeta电位为(-23.22±2.02)mV、包封率为(97.61±0.09)%,表皮真皮层滞留量最高为(23.18±2.38) μg/cm2.结论 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备盐酸特比萘芬二元醇质体,二元醇质体增加盐酸特比萘芬在表皮真皮层滞留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