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粘毛黄芩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黄芩苷的动态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淑芳  孙一铭  雷桅  杨蕊  孙敏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669-1672
目的:建立粘毛黄芩毛状根培养体系,并对其生长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卸甲型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ofaciens C58C1感染粘毛黄芩无菌苗的茎段,获得毛状根,并得到了优质株系;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利用PCR对毛状根进行T-DNA转化的检测及利用HPLC进行黄芩苷含量检测。结果:PCR检测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C基因已整合入粘毛黄芩毛状根基因组中。C58C1感染粘毛黄芩无菌苗茎段8 d后,毛状根陆续在其伤口处产生,28 d时幼茎产生毛状根的外植体达81%。1/2 MS液体培养32 d后毛状根干重增加了17.42倍,总黄酮和黄芩苷含量分别增加了21.60,25.56倍。结论:粘毛黄芩毛状根离体培养的建立为进一步进行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睡茄素A是存在于催眠睡茄的根和叶中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之一。该实验以催眠睡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诱导催眠睡茄毛状根,诱导率达30%。同时,利用HPLC测定野生催眠睡茄植株的根、茎、叶和30 d液体悬浮培养的毛状根中睡茄素A的含量结果表明,毛状根中睡茄素A平均质量分数为1.588 mg·g-1,是野生植株平均含量的1.96倍;其中,毛状根系M3的睡茄素A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到1.783 mg·g-1,是野生型催眠睡茄植株根含量的1.51倍。因此,可以培养催眠睡茄毛状根来获得睡茄素A。  相似文献   
3.
陈宇  董瑜  张楷燕  孙一铭  程孟琪  张来  孙敏 《中草药》2016,47(7):1199-1203
目的建立白英Solanum lyratum毛状根诱导与培养体系,筛选出薯蓣皂苷元高产的毛状根无性系。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感染白英外植体获得毛状根,建立白英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采用HPLC法检测薯蓣皂苷元量。结果菌液浸染时间为10 min、共培养时间为4 d可获得最佳转化效果,毛状根诱导率为83.33%。HPLC检测结果表明,野生型白英植株中叶片的薯蓣皂苷元量最高,为1.742 mg/g。毛状根中薯蓣皂苷元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620 mg/g,是白英叶片的2.652倍。结论通过白英毛状根离体培养,可以高效率地获得薯蓣皂苷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曼陀罗毛状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东莨菪碱和莨菪碱成分的积累和向培养基中的释放的影响.方法:1/2 MS液体培养C58C1农杆菌诱导的曼陀罗毛状根培养18 d后,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化学诱导子——茉莉酸甲酯,采用HPLC测定MJ处理后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时间段(0,3,6,9,12 d)曼陀罗毛状根中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含量以及其在培养基中的含量.结果:曼陀罗毛状根经MJ处理后3,6,9,12 d的东莨菪碱的质量分数分别达0.419,0.439,0.431,0.374 mg·g-1,分别是同时期未经MJ处理的1.36,1.42,1.17,1.12倍;莨菪碱的质量分数达1.493,0.817,0.723,0.698 mg·g-1,分别是同时期未经MJ处理曼陀罗毛状根的2.28,1.11,0.63,0.70倍.结论:MJ能显著促进曼陀罗毛状根中东莨菪碱成分的积累并向培养基中释放;MJ能显著促进处理3d和6d后曼陀罗毛状根中莨菪碱成分的积累并向培养基中释放.  相似文献   
5.
孙一铭 《吉林医学》2010,31(12):1642-1643
<正>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约60%有胰岛素抵抗。研究提示胰岛素血症是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胰岛素抵抗是肥胖、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认为DKD始发因素为肾小球损伤,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肾小管损伤在DKD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肾小管及其间质为治疗靶点,已成为治疗DKD的新思路。中医药在DKD肾小管损伤的治疗上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在临床实践方面,各医家结合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针对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气虚血瘀等不同证型,采用补肾益精、清热利湿、补气养阴等治法,疗效显著。基础研究方面,该文就中药复方、中药有效部位及提取物、中药有效成分治疗DKD肾小管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其可调控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等信号通路,从抗氧化应激、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抑制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等方面充分发挥治疗DKD肾小管损伤的作用。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中医药DKD肾小管损伤的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和优化催眠睡茄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催眠睡茄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和结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1.0 mg.L-12,4-D+0.1mg.L-1KT;丛生芽诱导的最优培养基是MS+1.0 mg.L-16-BA+0.1 mg.L-1NAA,试管苗生根诱导最优培养基为1/2MS+0.5 mg.L-1NAA;在珍珠岩-腐殖土(1∶1)的基质中,再生植株室外移栽成活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以迅猛的发展迅速增长,脑卒中是T2DM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初步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特点,旨在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李想韵  朱鸿  孙一铭  孙敏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391-1394
目的:建立桑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对其毛状根生长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槲皮素含量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卸甲型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C58C1侵染桑的黄化无菌苗,建立毛状根的诱导与培养体系;优化毛状根的扩大培养条件并测定其生长曲线,对桑毛状根T-DNA转化结果进行PCR检测;利用RP-HPLC检测槲皮素的含量。结果:用C58C1侵染无菌苗外植体,侵染10 min、分别预培养、共培养2 d及添加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乙酰丁香酮(AS)可得最高转化率;PCR检测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rolC基因片段已整合入桑的毛状根基因组中;C58C1侵染桑黄化无菌苗茎段10 d后,茎段伤口处陆续产生毛状根,30 d后幼茎上产生毛状根的外植体达92%;在1/2MS+0.05 mg.L-1IB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0 d后,由HPLC检测结果表明,毛状根中槲皮素含量相比于原植株增加了8.5倍。结论:成功建立桑科毛状根诱导与离体培养体系,为其他木本植物毛状根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并进一步为槲皮素等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肾病(H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损害,具有早期隐匿性、持续进展性等特征。中医认识HN,多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HN是因为感受外邪的同时机体内伤,二者合而发病,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西医认识HN则更多的从微观角度出发,认为HN的发生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代谢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医辨证分型上,HN可分为4型,即湿热内蕴证、湿浊中阻证、脾肾两虚证和肾阴亏虚证,拟方用药时需根据所辩证型分别施以清热利湿、袪湿化浊、补益脾肾或补肾滋阴等相关治法。除了中药方剂之外,中药单药及其提取物、中成药、中医外治等均在HN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疗效,有效推动了中医药治疗HN的进程。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治疗HN上亦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丰富了HN的治疗方案。由于HN同普通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比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临床过程中应做到谨慎鉴别、明确诊断。该文系统整理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关于高血酸血症肾病的研究成果,对HN的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HN治疗的系统化、理论化提供一定的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