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上三角征是指右肺下叶肺不张时,右上纵隔旁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阴影。探讨上三角征形成的X线解剖基础。方法搜集我院右肺下叶肺不张,经支气管镜及组织学证实,胸部X线平片、部分经CT扫描检查资料较完整的病例共30例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上三角征者21例,占70%。CT检查所见上三角征的形成均由外移的胸腺三角构成,内部结构均为脂肪组织。结论在右肺下叶肺不张的诊断中,上三角征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25日,李某,男,39岁.酒后驾驶摩托车摔倒后被同向行驶的摩托车自其胸部碾压过去,经120急救中心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右顶结节处8×8cm头皮血肿,右颞骨骨折,骨折线以耳轮为中心向上延伸至左顶结节,向前下延伸至颅底.  相似文献   
3.
养血祛风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养血祛风汤,水煎口服,并取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刺血后拔罐;对照组46例,口服西替利嗪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4.62%,对照组显效率为67.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  相似文献   
4.
孔庆山 《中国药业》2014,(23):121-122
目的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盐酸赛庚啶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慢性荨麻疹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赛庚啶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8%(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为(1.8±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8)分(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盐酸赛庚啶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养血祛风汤,水煎口服,并取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刺血后拔罐;对照组46例,口服西替利嗪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4.62%,对照组显效率为67.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肠菌素受体蛋白CirA在大肠杆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大肠杆菌cirA基因缺失株,通过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对缺失株进行验证。从生长特性、生化特性、抗生素敏感性、生物膜形成能力4个方面分析cirA基因对大肠杆菌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大肠杆菌cirA基因缺失株,经PCR和测序鉴定无误。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irA基因缺失株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无明显差异,但其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加,其生物膜形成能力下降近60%。结论 成功构建大肠杆菌cirA基因缺失株,该基因敲除能显著影响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YbjX对该菌致病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 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YbjX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YbjX),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探究YbjX蛋白在肠炎沙门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缺失株C50336ΔYbjX与野生型菌株和回复菌株相比,其生长速度、生化特性无明显差异,但其在血清中和蛋清中的存活能力明显下降。此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YbjX基因缺失会引起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增强。进一步的,动物致病性实验表明,YbjX基因缺失会引起沙门菌毒力和巨噬细胞内存活能力的严重下降。本研究证实YbjX基因与肠炎沙门菌毒力密切相关,为进一步阐释肠炎沙门菌感染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病历报告男患,21岁。于入院前3天左颞部被二齿钩刨伤,当时意识清楚,尚能坚持劳动。于伤后36小时,感头部呈持续性胀裂样剧烈疼痛,并逐渐不省人事,躁动不安,尿失禁。于1987年8月4日凌晨2时30分入我院外科。查体:体温37.2C°,脉搏5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0mmHg,呈中度昏迷状态。左颞部有1.0cm 长头皮裂伤,表面有结痂,伤口封闭。扪及伤口周围有捻发感。双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存在,颈强(+),反射未发现异常。化验:白细胞:24×10~9/L,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指颅脑外伤后,脑组织挫裂伤,脑皮层细小血管损伤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tSAH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可因重症脑血管痉挛(CVS)危及生命。我们总结分析2002—03/2007—12收治38例典型tSAH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疣状胃炎又称为痘疮样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发病年龄以30~50岁居多,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以空腹疼痛,季节性发作为多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者可以出现体重下降,全身倦怠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而表现为呕血。该病的诊断多由胃镜检查确立,X线检查也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